湘教版劳动实践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课《仪表整理我能行》课件.doc
第14课《仪表整理我能行》教学设计
课题
仪表整理我能行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劳动实践指导手册
年级
二年级
核心素
养目标
劳动观念:通过仪表整理的学习与实践,认识到保持个人仪表整洁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培养自我责任感。
劳动能力:掌握整理仪表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如穿衣搭配、个人卫生清洁等,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劳动习惯与品质:养成物品摆放整洁有序的习惯,不仅限于仪表整理,也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
劳动精神:通过仪表整理的实践,增强独立意识,能够自主完成个人事务,减少对他人的依赖。
教学重点
掌握整理仪表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如穿衣搭配、个人卫生清洁等,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仪表整理的学习与实践,认识到保持个人仪表整洁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培养自我责任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第14课《快乐劳动日仪表整理我能行》
板书课题。
项目:争当劳动小能手
任务1仪表整理我能行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快乐劳动日,我们来竞技!
实践目标
1.通过竞赛活动,提高生活劳动技能,展示劳动成果。
2.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养成勤动手、爱思考的好品质。
3.懂得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
经过一个学期劳动技能的学习,我们各方面的劳动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和提升。让我们来比一比,争当劳动小能手吧!
端庄、整洁、大方的仪容仪表是小学生良好精神面貌的体现。系红领巾、穿衣、穿鞋的方法和技巧你都掌握了吗?让我们一起参加“仪表整理我能行”竞赛活动吧。
播放视频。
学习新知引入。
观看教学视频。
初步了解本课学习内容。
将学生的注意吸引到课堂。
讲授新课
新知讲解:
板书课题。
实践准备
仪容的含义
仪容主要是指人的容貌,仪表即指人的外表,它包括容貌、姿态、服饰、风度、个人卫生等。
一个人的仪表不但可以体现其文化修养,也可以反映其审美情趣。穿着得体,不仅赢得他人的信赖,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而且还能够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相反,穿着不当,举止不雅,往往会降低自己的身份,损害自己的形象。
仪容仪表的要求
(一)着装要求
1、学生服装必须整洁、合身。外衣纽扣、拉链必须完好,鞋带必须系好。集会和重大活动,学生必须穿校服。
2、内衣不得长于外套。外头纽扣、拉链必须完好。非运动期间,必须扣好纽扣、拉上拉链。
3、学生上学穿便于运动的鞋子,建议穿运动鞋。不允许穿拖鞋上学(夏天可以穿运动型凉鞋)。更不允许穿带轮鞋。
(二)面部要求
1、每天早、晚必须洗脸、刷牙。做好脸部清洁,面部干净,耳后要干净。
2、养成经常整理自己仪表仪容的习惯。
(三)手部要求
1、不留长指甲,女生不涂指甲油。
2、指甲内无污垢、饭前便后要洗手。
3、不在手及手腕处贴粘贴纸和涂抹。
关于仪容仪表的小知识,小朋友们记住了吗?现在我们来就来比拼一下吧!
【实践准备材料】
·秋季校服1套
·有鞋带的运动鞋1双
·红领巾1条
·计时器
竞赛时刻
【赛一赛】
1.2名同学为一组,互为参赛选手和计时员;
2.计时开始后,按穿衣服、穿鞋子、系红领巾的顺序进行;
3.邀请一位老师担任裁判,看谁用时最少、穿着最整洁。
【评一评】
你认为谁的红领巾系法掌握得最准确、最熟练?
【小贴士:系红领巾的方法】
你觉得谁的校服穿得最整洁?谁的鞋带系得最漂亮?
【秀一秀】
1.我穿好全套衣物用时:分秒;
2.全班穿衣服用时最少、穿着最整洁有序的前10名同学,让我们一起来参加“闪亮新星秀”吧。
三、知识拓展
1、中国传统礼仪之容貌仪表。
你知道吗?有教养的孩子,必定是有规矩的。小时候,我们学会了尊敬长辈,孝敬父母;长大后,我们学会了礼貌待人,谦虚有礼。这些传统礼仪,不仅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还能让我们在社会中立足。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中国传统礼仪之“饮食礼”!
一、接人待物有礼貌
说话时不要用手指指人,接受别人礼物时要双手接过,如果对方是捧着递送我们则要双手与心齐平的位置捧接过来。
二、头要端正、坐姿要挺直
头要端正,不要东摇西晃。身体若东倒西歪,前俯后仰,这种身姿不但不美,长此以往对身体发育有不好的影响。
三、口不乱动、声调柔和
我们在正式场合时不撇嘴、不歪嘴、不嚼口香糖,不边吃零食边听人讲话;在一些庄重、严肃的公共场合,要保持安静,如果需要说话,声调要温和平缓。此外平时和父母长辈说话时要和颜悦色,心中要存着尊重及感恩。
四、衣着得当,爱护衣装
在平时日常做事吃饭不要把衣服弄脏、弄破,衣服脏污破损要及时清洗和处理回家后脱下的衣服要归纳整理,不能乱丢乱放。
四、课堂练习
1、下面的说法对吗?请小朋友们来判断吧。
(1)1.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每天上学都应该佩戴在胸前,并且保持整洁。(√)
为了节省时间,我可以穿着睡衣去上学,到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