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银行业与经纪业行业中长期机构资金入市专题报告之公募篇:权益投资空间大,公募入市正当时.docx
目录
TOC\o1-2\h\z\u我国公募基金行业持股比重远低于美、欧、日 3
美国:居民增配权益指数产品以实现养老等长期目标 3
欧洲:机构投资者投资全球股票ETF以提升投资收益 6
日本:央行ETF购买计划是共同基金主要增量资金 9
资本市场改革深化将推动机构与居民增配权益资产,指数基金是重要入市工具 11
居民、银行及保险资金是我国公募基金主要资金来源 11
近20年来股市行情震荡,资金偏好保本固收投资 11
现阶段,低利率环境中固收产品收益率下降、资本市场改革深化,将推动机构与居民增配权益 13
大力发展权益指数产品,同时完善主动产品考核机制有助于提升公募的权益产品规模 16
预计未来三年公募有望实现每年超5千亿入市规模 17
投资建议:建议增持券商、金融信息服务商以及权益投资端弹性更大的纯寿险 18
风险提示 18
我国公募基金行业持股比重远低于美、欧、日
国内公募基金持有权益资产比重持续下滑低于美国、日本及欧洲水平。1)我国公募基金持有权益资产的比重自2006年的64%,下滑至2023年的19%,占比远低于美国的71%、日本的60%,以及欧洲的41%。2)在美国及欧洲,雇主及居民的私人养老金计划是公募基金行业主要增量资
金。利率下行及低利率环境下,养老金通过权益基金投资于美股以提升投资收益,权益指数产品是重要工具。在日本,政府主导的养老金体系及居民低风险偏好的背景下,权益基金规模在零利率环境中仍然增长缓慢,2013年以来的央行ETF购买计划是共同基金主要增量资金。
图1:国内公募基金持有权益资产比重持续下滑低于全球水平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71%
60%
41%
19%
中国 美国 欧洲 日本
数据来源:Choice,美联储,EFAMA,日本投信协会,注:欧洲为
投资基金持有的权益资产比重,包含UCITs及AIFs
美国:居民增配权益指数产品以实现养老等长期目标
70年代政策推动下私人养老金规模快速增长,养老账户中持有的共同基金占比提升,养老金成为共同基金重要增量资金。1)70年代后期,随着IRA和401(k)等各项养老金计划推出,居民更多基于养老等长期投资目标配置基金。美国各项养老计划资产规模快速增长,由1974年3690亿美
元大幅度增长至2023年38万亿美元。2)美国共同基金的持有人主要是居民,持有共同基金的比重在90%左右。伴随私人养老计划规模的增长,养老账户中的共同基金资产规模快速提升,占共同基金总规模自2000年的36%提升至2023年的47%。居民持有共同基金主要为达成养老等长期目标。
图2:70年代后期美国养老资产快速增长 图3:由养老账户持有的共同基金占比持续提升
45,000
40,000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30%
20%
10%
0%
-10%
100%
90%10%
80%
70%
60%53%
50%
40%
30%18%
13%
40%
23%
10,000
5,000
0
-20%1974
1977
1980
1983
1986
1989
1992
1995
1998
2001
2004
2007
2010
2013
2016
2019
2022
20%
10%18%
0%
24%
养老资产(十亿美元) YoY(右) 居民-DC计划 居民-IRAs 居民-其他 机构
数据来源:ICI, 数据来源:ICI,
80年代以来美元进入降息周期,权益产品收益率水平逐步高于固收类产品。
1982年以来美元进入降息周期,美股走出第一个慢牛行情。降息之初,固
收类产品能够取得更高的投资收益。1985年以来固收产品收益率逐步弱于权益类产品,直至1995-1996年权益产品的投资回报率开始显著高于固收产品。
图4:1982年以来美国利率进入下行周期(%) 图5:1980年以来美股市场进入慢牛行情
18 7,000
16 6,000
14
5,000
12
10 4,000
8 3,000
6
2,000
4
2 1,000
19601964196819721976
1960
1964
1968
1972
1976
1980
1984
1988
1992
1996
2000
2004
2008
2012
2016
2020
2024
1980
1983
1986
1989
1992
1995
1998
2001
2004
2007
2010
2013
2016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