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上册第1课《观潮》同步练习.docx
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观潮》同步练习
一、补充下列词语。
山(崩)地(裂)?人(山)人(海)(漫)天(卷)地
人(声)鼎(沸)?风(号)浪(吼)(齐)头(并)进
二、精挑细选。
1.潮?嘲?朝
(嘲)笑??(朝)廷????浪(潮)
2.笼?珑?拢
合(拢)???鸟(笼)???小巧玲(珑)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聚集的人极多。(人山人海)
2.形容隐隐约约。(若隐若现)
3.没有风浪,比喻平静。(风平浪静)
4.形容许多人在一起大声讲话声音喧闹,像开了锅一样。(人声鼎沸)
5.山岳倒塌、地面开裂,形容声响巨大或变化剧烈。(山崩地裂)
四、句子练习。
1.大潮??钱塘江??天下奇观??被??称为(连词成句)
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
2.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运用加粗词造句)
雪花飘飘,好像柳絮在空中飞舞。
五、给下面的句子排序。
(4)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2)那条白线很快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
(1)潮来了,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
(5)潮头奔腾西去,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
(3)白线更近了,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
六、课文整体梳理。
课文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和?潮退后的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你想到了用课文中的词语“?天下奇观”来评价钱塘江大潮。
七、重点段落品析。
《观潮》片段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潮来了的时间是午后一点左右。
2.这段话中描写了钱塘江大潮声音的变化,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到“响声越来越大”;江面景象的变化,从“江面风平浪静”到“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3.“踮着脚”说明观潮的人多,心情迫切,由“人声鼎沸”和“人群又沸腾起来”可以体会到人们看到潮来了十分惊喜、激动,这些描写间接地表现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壮观。
八、想一想,填一填。
假如你有机会去钱塘江观潮,面对如此壮观的奇景,你会怎样表达你的内心所想呢?
钱塘江大潮太壮观了,它是大自然的奇迹,它不愧为“天下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