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不同炮制方法制白附子中β-谷甾醇含量的比较(论文资料).doc

发布:2022-08-30约8.11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不同炮制方法制白附子中β-谷甾醇含量的比较(论文资料) 文档信息 : 文档作为关于“医学心理学”中“药学”的参考范文,为解决如何写好实用应用文、正确编写文案格式、内容素材摘取等相关工作提供支持。正文6269字,doc格式,可编辑。质优实惠,欢迎下载!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不同炮制方法制白附子中β-谷甾醇含量的比较 1 1 药材与仪器 2 2 实验条件的选择 3 3 方法与结果 3 4 结论与讨论 5 文2:HPLC法测定白土茯苓中β谷甾醇的含量 6 1 仪器与试药 7 2 方法与结果 8 3 讨论 9 参考文摘引言: 10 原创性声明(模板) 11 文章致谢(模板) 11 正文 不同炮制方法制白附子中β-谷甾醇含量的比较(论文资料) 文1:不同炮制方法制白附子中β-谷甾醇含量的比较 白附子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Typhonium giganteum Engl.的干燥块茎。辛,温,有毒。归胃、肝经。具有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的功能。中医临床多用炮制品入药,用于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偏正头痛、喉痹咽痛、破伤风;外治痰核、毒蛇咬伤等[1]。有报道白附子具有抗炎[2] 、镇静、抗惊厥[3]、祛斑美容[4]等作用。药效学证明白附子各种炮制品也具有相似的抗炎作用[2]及镇静、抗惊厥、镇痛[3]作用。研究表明白附子中含有胆碱、油酸、β-谷甾醇[5]、天师酸、尿嘧啶、β-谷甾醇-3-O-葡萄糖苷等多种成分[6]。其中β-谷甾醇具有降低血胆固醇、止咳、抗癌、抗炎等作用,临床可治疗慢性气管炎[7] ,因此是白附子的活性成分之一,炮制对β-谷甾醇含量有一定影响。本文对药典法与河南法进行改进,设计新的方法。新方法具有省工、省时、省燃料的优点,口尝微有麻舌感,符合药典对白附子炮制的要求,并用薄层扫描法测定白附子药典法(2000年版) 、河南法(河南省中药炮制规范) 、新法1 (即冷浸法)、新法2(即热浸法)以及生品中β-谷甾醇含量,进一步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白附子中β-谷甾醇含量的影响,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 1 药材与仪器 1.1 仪器 CS-9301双波长薄层扫描仪(日本岛津)、定量点样毛细管(sigma)、索氏提取器、蒸发皿150 ml蒸馏烧瓶。 1.2 试剂 β-谷甾醇对照品(河南中医学院药物化学冯卫生教授鉴定提供,含量98. 1%)、硅胶G(青岛海洋化工厂) ;其它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 1.3 药材 白附子药材购自河南禹州地区,经河南中医学院鉴定教研室陈随清教授鉴定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Typhonium giganteum Engl)的干燥块茎。 1.4 白附子样品炮制:分别取净白附子200 g,按照药典法、 河南法、 新法1和新法2炮制加工,制备样品。 2 实验条件的选择 2.1 薄层板的制备 按1份硅胶G加入3份0.6%的CMC-Na溶液,研磨均匀,用手动涂铺器铺板,厚度为0.5 mm,晾干后105℃活化30 min,置干燥箱中保存备用。 2.2 展开剂与显色剂 展开剂:石油醚-乙酸乙酯(8∶3); 显色剂:磷钼酸-乙醇(5% 2.3 最大吸收波长(λmax)选择 将显色后的薄层板放入薄层扫描仪样品台上,采用反射法单波长锯齿扫描,狭缝1.25 mm×1.25 mm,灵敏度×1,纸速20 mm/min,扫描速度20 mm/min, 测得β- 谷甾醇最大吸收波长为670 nm,而在390 nm有最低吸收,因此确定λS=670 nm, λR=390 nm为波长和参比波长,扫描幅度X=9 mm,Y=20 mm SX=2。 3 方法与结果 3.1 不同炮制品中β-谷甾醇定性比较[8] 精密吸取各供试品溶液1 μl,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中间分别点1 μl、4 μl对照品溶液(1.035 mg/ml),按上述层析条件展开、显色、结果斑点显蓝色且分离良好,计算Rf值为0.575。结果证明不同炮制品种均含有β-谷甾醇。见图1。 3.2 标准曲线的绘制[5] 精密称取标准品2 mg置2 ml的容量瓶中,用氯仿-甲醇(2:1)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对照品溶液(1.035 mg/ml)。分别精密吸取此对照品溶液1、2、3、4、5 μl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然后放入层析缸中,用石油醚-乙酸乙酯(8:3)展开系统展开,磷钼酸-乙醇(5%)显色。100℃烘烤5 min,得到蓝色斑点,迅速进行薄层扫描,测定其积分峰面积值见表1,2。以对照品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积分值为纵坐标,得标准曲线,积分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5 486.5X+1 885.5 r=0.999。 3.3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β-谷甾醇对照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