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自动气象站现场校准方法培训教材.doc

发布:2016-03-29约1.21万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自动气象站现场校准方法 (试行)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气旬行业标准QX/T1-2000《II型自动气象站》,结合我国目前台站使用的自动气象站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法。 1 范围 本方未能适用于我国气象台站使用中的多要素(气压、气温、地温、湿度、风速、雨量、蒸发、太阳辐射等)自动气象站的现场校准。对于其它类型的自动气象站的现场校准,可参照本方法的相应部分进行。 新出厂和修理后的自动气象站要在实验室进行检定。 2 引用文献 本方法引用下列文献: 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JJF1059-1999测量有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JJF1002-1998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 ISO/IEC导则2:1996标准化及其相关活动的基本术语及其定义 GB/T6583-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 QX/T1-2000II型自动气象站 使用本方法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 术语和计量单位 本方法采用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1059-1999《测量有确定度评定与表示》、GB/T6583和ISO/IEC导则2中的有关定义。下面引用了一些最相关的定义,并列出一些适用于本方法的其它定义和计量单位。 3.1 术语及定义 3.11校准 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注: 1 校准结果既可给出被测量的示值,又可确定示值的修正值。 2 校准也可以确定其他计量特性,如影响量的作用。 3 校准结果可以记录在校准证己或校准报告中。 3.1.2 校准方法 为进行校准而规定的技术程序。 3.1.3 测量 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 注: 1 操作可以是自动地进行的。 2 测量有时也称计量。 3.1.4 计量 为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3.1.5 搬运式标准 供运输到不同地点具有特殊结构的测量标准。 3.1.6 测量准确度 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 注: 1 不要用术语“精密度”代替“准确度”。 2 准确度是一个定性概念。 3.1.7 测量不确定度 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 注: 1 此参数可以是诸如标准差或其倍数,或说明了置信水准的区间的半宽度。 2 测量不确定度由多个分量组成。其中一引起分量可用测量列结果的统计分布估算,并用实验标准差表征。另一引起分量则可用基于经验或其他信息的假定概率分布估算,也可用标准差表征。 3 不确定度恒为正值。当由方差得出时,取其正方根。 3.1.8 测量误差 测量结果减去被测量的真值。 注: 1 由于真值不能确定,实际上用的是约定真值。 2 当有必要与相对误差相区别时,此术语有时称为测量的绝对误差。注意不要与误差的绝对值相混肴,后者为误的模。 3 误差值只取一个符号,非正即负。 4 误差与不确定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不应混肴和误用。对同一被测量无论其测量程序、条件如何,相同测量结果的误差相同;而在重复性条件下,则不同结果可有相同的不确定度。 5 测量仪器的特性可以用示值误差、最大允许误差等术语描述。 3.1.9 检定 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枵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3.2 计量单位 3.2.1气压 hpa 3.2.2 气温和地温℃ 3.2.3 湿度%RH 3.2.4 风速 m/s 3.2.5 雨量 mm 3.2.6 蒸发 mm 3.2.7太阳辐射 W/m2(瞬时值);MJ.m-2(累积值) 4 概述 自动气象站是一种能自动地观测和存储气象观测数据的设备。 它由传感器、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后备电源等部分组成,可以连续测量气压、气温、地温、湿度、风向、风速、雨量、蒸发、太阳辐射和日照等气象要素,由计算机业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显示和打印报文、报表,并实现观测数据的存盘、上传和查询。 自动气象站主要用于气象部门,还可用于环境监测、民航、海运、农林、水文、国防等领域。 5 现场校准计量性能要求 5.1气压 最大允许误差:±0.3hPa 5.2 气温 最大允许误差: ±0.2℃ 5.3地温 最大允许误差: ±0.5℃ 最大允许误差: ±0.3℃(基准站) 5.4 空气湿度 最大允许误差:干湿表±4%RH 湿敏电容±4%RH(<80%RH) ±8%RH(≥80%RH) 5.5 风速 最大允许误差:±(0.5+0.03V)m/s(注:V为风速示值) 启动风速:≤0.6m/s 5.6 雨量 最大允许误差:降水强度1mm/min时±0.3mm 降水强度4mm/min时±0.4mm 5.7 蒸发 最大允许误差:±1.5%FS(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