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pdf

发布:2020-02-22约1.04万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根据民政部数据显示,我国 6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在 2020 年预计将达 到 2.43 亿 ,2025 年将超过 3 亿。每年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进入到老龄化的 行列,到 2050 年每 4 位中国人约有 1 位是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 与此同时, 老年人余寿带病的年限也将随着老龄化趋势不断延长。 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加深, 养老服务成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过程中所面临的 严峻问题, 而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中普遍存在重养轻医的现象。 相关文件指出要积 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 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 “医 养结合”是将医疗与养老相融合的新型护理模式。 医养结合机构则是尽可能使老 年人可以在同一机构中同时得到良好的生活照顾、 健康监护、疾病治疗以及临终 关怀。有研究显示, 实施医养结合可以提高老年慢性病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 降 低再住院率,节省医疗资源,减轻家属负担,增强老年病人的安全感。 在我国,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 通过对大量文献数据 的分析与整理, 本文将分析我国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的发展现状和不足, 并提 出构建和完善该种模式的意见建议。 一、我国医养结合发展现状 1.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相关政策 为推进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不断发展, 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文 件。 2013 年“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到要探索医疗与养老行 业合作的新模式,促进医疗养老服务资源相融合。 1 2015 年“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民间资 本进入到养老行业,民营养老机构建立与医疗机构同等要求的行业准则规范。 2015 年“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指导意见”到 2020 年基 本建立起符合国情的医养结合机制和政策法规体系, 实现医疗与养老服务资源融 合共享。 2016 年“关于确定第一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的通知”确定了 50 个 市(区)作为第一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 2016 年 6 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 的指导意见”建立发展长期护理服务体系。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 体系和社会环境, 推进医养结合, 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医养结合是养老服 务最核心内容, 也是最基础的服务模式, 医疗是养老的基础, 在健康中国战略下, 医养结合将是养老服务业发展最大的机遇。 2 .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目前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是整合照料模式, 由单一机构同时提供养老和医疗双重服务, 包括医疗机 构内设养老机构和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机构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兴办的青杠老年养护 中心和北京胸科医院改建的老年病医院为代表。 青杠老年养护中心是国内首家由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准的大型公立医院兴办的医养结合养护中心, 包括青杠老 年养护中心、康复医院、护理院、学术交流中心、护理职业学院等,充分利用医 院的医疗、护理、康复等优势资源,实现医疗资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