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表分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2009年6月印发正式引入综合收益概念 七、利润表应当作哪些调整? 答:(一)企业应当在利润表“每股收益”项下增列“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和“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反映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反映企业净利润与其他综合收益的合计金额。“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项目的序号在原有基础上顺延。 (二)企业应当在附注中详细披露其他综合收益各项目及其所得税影响,以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当期转入损益的金额等信息。 前提:新会计准则下的利润表设计 一、营业收入 加: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成本 减:营业外支出 营业税金及附加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销售费用 三、利润总额 管理费用 减:所得税费用 财务费用 四、净利润 资产减值损失 五、每股收益 加: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一)基本每股收益 投资收益 (二)稀释每股收益 其中:对合营企业、联营企业投资收益 二、营业利润 新利润表结构设计理念: ①增设“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反映了经营者购置房地产、证券等资产决策的正误。 ② 调整“投资收益”位置,将其归于“营业利润”中,反映经营者投资决策的正误。过去将其与“营业外”活动归为一类,开脱了经营者的责任。 ③ “投资收益”下增设了“对合营企业、联营企业投资收益”,因为这种情况下的投资核算采用权益法,并没有导致现金流入或流出企业,故将这种收益单独列出,以防止报表使用者做出错误判断。 ④“营业外支出”下增设了“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因为这种损失源于经营者购置、管理、使用资产不当,应当提醒报表使用者关注。 ⑤“资产减值损失”全额计入营业利润的指导思想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相同,反映经营者购置资产决策正误。 ⑥增设了“每股收益”信息披露: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帮助报表使用者更好地评价企业业绩,预测企业前景。 ⑦2010年起在“每股收益”下增设了“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表达了对“收入”与“费用” 、“利得”与“损失”所形成综合收益的重视。 会计准则变革对公司利润的影响 1、将部分资产未实现利得与损失(如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资产减值损失)直接计入营业利润,一方面大大提高了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另一方面降低了利润指标质量的可靠性,并且使各年间的利润额易产生波动(如整体市场价格的变动而导致的减值损失或公允价值变动)。 总的来看,公允价值的引入再一次被证明是新会计准则最有影响力的一项变动 会计准则变革对公司利润的影响 2、 绩差的公司或债务严重的公司就可能通过非货币性交易、债务重组等行为进行利润操纵,使本应亏损的企业表现有盈利。所以分析利润表时应特别关注其中的“营业外收入”项目。 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很可能会在公司出现亏损的情况下,或者出于维持公司业绩或者配股的需要,通过债务重组确认重组收益,或者与上市公司以优质资产换劣质资产的非货币性交易,来改变上市公司的当期损益。 在2008年年报中,我们特别地发现, ST公司普遍采用债务重组作为改善当期业绩的手段。 会计准则变革对公司利润的影响 3、在投资性房地产方面,在房地产价格处于上涨的背景下,拥有用于出售、出租的建筑物或土地使用权的商业、房地产类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价,会得到更好的利润指标。 事实上,我们还发现,2007、2008年大多数房地产公司最终选择继续使用历史成本而非公允价值计量,这也是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 评议:新会计准则对公司利润的影响 4、开发费用资本化后, 将不再因这部分科研投入计入费用而减少当年利润。这种举措有利于推动企业对研发投入的积极性,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长期发展能力。 我们认为对于高科技上市公司而言,采用新会计准则下的RD有条件资本化的会计处理方法,可以提高企业在开发投入上的热情,促使企业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