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高炉炼铁日常操作技术二.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简述高炉炼铁日常操作技术(二)
HYPERLINK /blog/ \l m=0t=1c=fks_087070092085085064092080084095080094087067086095081064 高炉 2009-09-11 20:06:10 阅读378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11、送风制度的调整
高炉炼铁是以风为本,要尽量实现全风量操作,并且要稳定送风制度,以维持好合理炉型,煤气流分布合理,炉缸活跃。
? 选择风量的原则:风量必须要与料柱透气性相适应,建立最低燃料比的综合冶炼强度在1.0~1.1t/m3?d的概念,是高炉炼铁节能降耗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
冶炼每吨生铁消耗风量值(不富氧)
燃料比,Kg/t540530520510500消耗风量,m3/t≤1310≤1270≤1240≤1210≤1180 消耗风量,m3/t?≤1310?≤1270?≤1240?≤1210?≤1180
? 以上为高炉炼铁工艺设计规范4.2.5。
? 风机的选择为:送风量为炉容的二倍左右。目前中小高炉大多数是选择大风机。
? 1)?固定风量操作
? 进行脱湿鼓风可使一年四季送风量均衡。?
稳定操作制度,三个班的要求要统一,实行固定风量操作要求各班装料批数±2批料。风量波动不大于正常风量的3%。?
2)?调剂风量的原则和方法?
每次调剂风量要在总风量的3%左右,二次加风之间要时间大于20分钟,加风量每次不能超过原风量的10%。?
以透气性指数为依据进行调整风量。为节能,由鼓风机来加减风,风闸全关。?
一般炉热不减风。炉凉时要先提风温,提高鼓风温度,增加喷煤量,不能制止炉凉时可适度减风(5%~10%),使料速达到正常水平。?
低料线大于半小时要减风,不允许长期低料线作业。?
休风后复风一般用全风的70%左右(风压,压差不允许高于正常水平),待热风压力平稳或有下降趋势时才允许再加风,加风后的热风压力和压差不允许高于正常水平。?
煤气流失常时,应以下部调剂为主,上部调剂为辅。?
3)?不同容积高炉风速和鼓风动能的选择
炉容 m3100300600100015002000250030004000炉缸直径 m2.94.76.07.28.69.811.011.813.5鼓风动能KJ/S15
~3025
~4035
~5040
~6050
~7060
~8070
~10090
~110110
~140风速 m/s90
~120100
~150100
~180100
~200120
~200150
~220160
~250200
~250200
~280 冶炼强度升高,鼓风动能降低,原燃料质量好的高炉风速和鼓风动能较高,?
喷煤量提高,鼓风动能低一些,但也有相反情况,?
富氧后,风速和鼓风动能均要提高,?
冶炼铸造铁的风速和鼓风动能比炼钢铁低。?
风口数目多,鼓风动能低,但风速高。?
矮胖多风口高炉,风速和鼓风动能均要提高。?
随高炉炉容的扩大(生产中后期),风速和鼓风动能均要增加。?
一般情况下,风口面积不宜经常变动。
4)冶炼强度的选择?
炼铁学理论:高炉利用系数=冶炼强度÷燃料比?
使用提高冶炼强度的办法来提高利用系数是不科学的。这是中小高炉使用大风机,进行高冶炼强度冶炼,来实现高产的普遍办法。这样做法是高能耗,高污染的作法。宝钢吨铁风耗为950m3/t左右,而中小高炉为1200~1500m3/t。风机产出1m3风要耗0.85kgce/t能耗。生产实践表明,高炉操作经济的冶炼强度在1.0~1.1t/m3?d。在1.1t/m3?d冶强以上,冶强每升高10%,焦比升高1.4%,炉渣脱硫能力降低。?
高炉增产的正确方法是:降低燃料比,提高富氧率和炉顶压力。?
用炉腹煤气量指数取代冶炼强度来衡量高炉强化程度是最科学的方法,其定义为:单位炉缸面积上产生的炉腹煤气量。操作较好的高炉炉腹煤气量指数在58~66,最高为70。
5)?富氧?
富氧鼓风可提高产量,炉腹煤气量减少,吨铁煤气量减少,有利于提高喷煤比(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提高)。所以,富氧要与提高喷煤比相结合。?
风中含氧21%增至25%,增产3.2%~3.5%;风中含氧25%升到30%,增产3%。富氧1%,可增加喷煤量15-20kg/t,煤气发热值提高3.4%,可增产4.76%,风口面积要缩小1.0%-1.4%。因为富氧后煤气体积会减小,要保持原来风速。高炉炉况不顺,要先停氧。?
富氧7%以上不经济。因氧是用电换来的。建议为高炉专门配备变压吸附制氧设备,不受炼钢富余氧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