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咸阳-长武高速公路段工程地质条件 .doc

发布:2018-06-25约2.35万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网络版) 2004年6月,第2卷,第6期  Science 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Online Jun. 2004,    收稿日期:2004-03-09   基金项目:教育部科学研究重点资助项目(204188);陕西省公路勘察设计院开发项目  审 稿 人:康卫东,男,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副教授。    咸阳-长武高速公路段工程地质条件  李瑞娥1 滕志宏1 王家鼎1 戴文晗2   (1.西北大学 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69;2.陕西省公路设计院,陕西 西安 710068)   摘要:为了查明咸阳-长武段高速公路段地质构造概况、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和地质灾害的类型与分布,采用沿设计方案线路地表地质调查,结合不同比例尺的遥感图像解译及计算机图像处理等综合技术手段,综合调研资料显示:全路段地处黄土覆盖的黄土台塬、黄土(残)塬及中低山地质地貌环境;滑坡及崩塌灾害体主要分布在路段中、北部的黄土沟谷边坡段,湿陷黄土分布于黄土塬、台塬地貌区的表层和浅层;据区域地貌类型和岩土体结构特征,将路段带划分为河谷工程地质、塬工程地质、台塬工程地质、低中山工程地质4工程地质区。认为不同路段工程地质条件和特征不同,主要地质灾害和潜在地质灾害为黄土滑坡、崩塌和黄土湿陷性,地震烈度主要为Ⅶ度,全路段总体工程地质条件良好。  关 键 词:高速公路;工程地质;陕西咸阳至长武     中国分类号:P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4X(2004)0076-08       PAGE        PAGE 2      咸阳-长武段高速公路是陕西省“米”字形公路网络中通往甘肃、宁夏的关键路段,它的规划和建设对连接我国西部大通道,带动陕西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咸阳-长武段高速公路略呈北西向延伸在渭北黄土台塬和陕北黄土高原上,北起陕甘交界附近甘肃的窑店(K20+000),陕甘交界公里数为K40+490,向东南经长武县马店、朝阳水电站、亭口、彬县、太峪、永寿梁、乾县、礼泉,至咸阳市周陵乡(K203+000)。其Ⅰ方案设计线全长182.948 km,Ⅱ方案从彬县向东经淳化县、口镇到达咸阳市,设计线长107.811 km(见图1)。    该路段主体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强烈侵蚀区,沟壑纵横,壁陡坡滑,地形地貌十分复杂,水土流失严重,工程地质问题比较多。路线带中黄土滑坡、崩塌、泥流及软土、黄土湿陷等不良地质现象多有发生,在公路建设前,把遥感信息解译与常规地质调查相结合查明路段工程地质条件,对公路选线和建设非常必要。    1 路段区带内自然地理概况   咸阳-长武高速公路段总体地势为西北高而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横跨黄土高原、黄土台塬和黄土覆盖的冲洪积平原三大地貌单元,三者之间均为高差明显的台状地相接。其中,黄土塬区沟谷纵横,梁、卯、残塬相间,南缘有钻天岭、笔架山等黄土覆盖的低山丘陵分布。与之相反,黄土台塬和冲洪积平原区地势    较为平坦,水系不甚发育。  区内最高峰位于淳化县的钻天岭,海拔高度为1 599 m。该设计路段主体位于渭河流域的最大支流泾河流域,Ⅰ方案礼泉-彬县段主要平行泾河的泔河和太峪河两支流的沿岸通过,彬县至亭口以北路段主要沿泾河河谷通过。泾河上游支流发育,呈明显的树枝状,地表支离破碎,主要支流有黑河、马连河、四郎河、红岩河、太峪河和百子沟等。太峪河和泔河分水岭地段为黄土覆盖区,设计有横穿永寿梁的长约2 180 m(K116+020~K118+200)的祁家沟黄土隧道。永寿梁主峰为1 406 m,隧道东南口海拔高约1 259 m,西北口约1 212 m,南高北低,高差约47 m。高速公路段属温带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北部黄土高原区年平均气温8.5~12°,年均降水量350~600 mm;南部黄土台塬及其二者过渡区年均气温和降水量均有所增加。      PAGE     PAGE 7           图1 咸阳-长武段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图   Fig.1 The designed way of Xianyang-Changwu Highway 2 岩土体类型及其特征   2.1 土体类型   根据土体的成因特征、岩性组合及物理力学性质等因素,将路段区域内土体划分为风积黄土、含砾砂土及残坡积土3种类型(见图2)。    2.1.1 风积黄土类型 风积黄土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