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北坡青海云杉林冠截留过程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祁连山北坡青海云杉林冠截留过程研究的开题报告
研究背景和意义:
青藏高原是全球最大的高原,在其东北部的祁连山北坡区域,覆盖着一片广阔的云杉林。这片云杉林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不仅是青藏高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域,还是珍稀濒危动物的栖息地。然而,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增加,这片云杉林在近几十年来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和退化,已经成为当地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的重要课题。
截留是云杉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水文过程,指林冠在降雨过程中对雨水进行截留,一部分水分被蓄留在林冠上,再逐渐向大气中释放,另一部分通过林冠间的互相流动、增加蒸散和拦截下落雨水等途径而进入土壤中。因此,研究祁连山北坡云杉林冠截留过程对于深入了解该区域的生态水文过程、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护该地区水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旨在通过连续观测雨滴在云杉树冠上的截留、碳氮物质在树冠截留过程中的分配和运移等方面的参数,系统分析祁连山北坡云杉林冠截留过程,揭示树种、林龄、林分结构、树高等因素对截留水分、截留物质的影响,为该地区云杉林的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采用现场观测和建模相结合的方法,设置观测点位,借助观测设备对截留过程进行观测,如雨滴谱仪、重量式降雨计、激光雷达截留分析仪等。同时,对收集到的大量实测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影响云杉林截留过程的关键因素。
研究预期成果:
1. 确定祁连山北坡云杉林冠截留过程的主要特征和参数,如截留率、截留时间等,并深入分析不同生态条件下截留过程的差异。
2. 分析截留过程中云杉林对碳氮物质的截留、分配和在树冠间的运移规律,计算出不同时期林冠的碳氮截留和释放量。
3. 建立基于现场观测和建模的云杉林冠截留过程模型,仿真预测该地区云杉林截留水文过程,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4. 给出针对祁连山北坡云杉林管理和保护的科学建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