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导学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导学案
科目 数学 年级 三年 备课人 李金霞 课题 毫米的认识 课时 1 使用时间 2012、9、3 学
习
目
标 1、通过观察明确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在操作中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
3、通过估一估、测一测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教学
重点
难点 1、通过观察明确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在操作中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
3、通过估一估、测一测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导 学 流 程 学 案 导 案 自
主
学
习 1、100厘米=( )米
厘米用字母( )表示
米用字母( )表示
2、量一量自己使用的课本或作业本。
3、在长度单位里,除了米和厘米以外,还有什么? 由复习旧知,过渡到新知的学习。 合
作
探
究 1、探究毫米产生的意义。
2、小组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
出示例1请学生认真观察
3、汇报和评价估计结果。
4、测量课本的长、宽、厚。 通过估计和测量的小组实践活动,体会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能
力
提
升 数学游戏————考考你
1、1至2厘米之间是几毫米?
2、5至6厘米之间是几毫米?
3、3至5厘米之间是几毫米?
4、4至8厘米之间是几毫米?
5、生活中哪些东西的长、宽或厚大约是1毫米。
6、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一般是用“毫米”作单位?
小结:当测量长度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可以用毫米来表示;1厘米=10毫米;我们生活中的1角硬币、电话卡等的厚度都大约是1毫米。 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得出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通过小游戏进行巩固。 巩
固
练
习 1、让学生完成课后“做一做”。
2、完成练习一第1题。
要求:先估测,后验证
3、完成练习二第2题。
要求:完成在作业本上。
4、完成练习一第3题。
要求:先估测,后测量,再对比。 独立练习,检查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导学案
科目 数学 年级 三年 备课人 李金霞 课题 分米的认识 课时 1 使用时间 2012、9、4 学
习
目
标 1、知道分米产生的意义。
2、了解分米与厘米、分米与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会选择用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通过估一估、测一测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
重点
难点 1、了解分米与厘米、分米与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导 学 流 程 学 案 导 案 自
主
学
习 1、我们现在认识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呢?
2、你能给这些单位按照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吗?
3、大家还记得这些单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吗? 通过给长度单位排队,巩固已经学习过的长度单位间的关系。 合
作
探
究 1、测量课桌。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引导学生选择测量工具。
2、比较哪种测量方法更简便。
3、汇报和评价估计结果。
4、用等式表达出分米和厘米的关系。 通过估计和测量的小组实践活动,体会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能
力
提
升 1、拿出你们小组的纸条和铅笔,把它们排在一起。你知道现在有多长吗?那3个呢?4个呢?10个呢?
2、通过比一比、排一排的活动知道米和分米的关系。
3、画一条比4厘米短6毫米的线段。
4、一排有4棵树,第一棵与最后一棵相距12米,每两棵树之间的间隔是多少米?
5、一块黒板长3米,用5分米长的彩旗沿着长做一条花边,需要多少面这样的彩旗? 通过比一比、排一排的活动,让学生在自己动手振作过程中建立分米的长度概念并探究出米和分米的关系。 巩
固
练
习 1、完成“做一做”第1题。
同桌合作测量,集体交流测量结果。
2、完成练习一第4至6题。
独立尝试;组内交流;集体评议。
3、画一条比3分米少2厘米长的线段。
4小红把一根铁丝剪下70毫米后,剩下的长为1分米60毫米,这根铁丝原来多长?如果再剪下90毫米,这根铁丝还剩多长? 通过及时的练习,在交流中掌握单位间的关系和简单的换算方法。
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导学案
科目 数学 年级 三年 备课人 李金霞 课题 千米的认识一 课时 1 使用时间 2012、9、5 学
习
目
标 1、能根据情景图中的信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
2、能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初步感知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建立千米的长度概念。
3、知道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知道“公里”这个名称。
4、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