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坡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海南省儋州市火烧坡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书
PAGE
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 PAGE II -
PAGE \* MERGEFORMAT I
海南省儋州市
火烧坡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初步设计报告书
PAGE 32
目 录
TOC \o 1-2 \h \z \u 1 综合说明 1
1.1概况 1
1.2工程任务及规模 6
1.3工程除险加固项目及措施 11
1.4工程施工 14
1.5工程管理 17
1.6设计概算 18
1.7工程效益 19
2 水 文 20
2.1气象 20
2.2洪水 20
3 工程地质 24
3.1 概况 24
3.3 主要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27
3.4 天然建筑材料 38
3.5 结论与建议 38
4 工程任务和规模 41
4.1地区概况 41
4.2工程任务 41
4.3除险加固的必要性 42
4.4工程规模 44
5 工程加固设计 50
5.1 设计依据 50
5.2工程总体布置 50
5.3大坝工程加固设计 51
5.4放水涵管加固设计 59
5.5补水涵管加固设计 60
5.6其它项目设计 61
5.7工程加固设计主要工程量 63
6 施工组织设计 64
6.1施工条件及施工组织 64
6.2施工管理 65
6.3施工导流 65
6.4施工进度安排及主要工程量 66
6.5主体工程施工方法 68
7 工程管理 71
7.1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 71
7.2工程管理机构及运行 71
7.3工程管理制度 71
7.4工程管理措施 72
8 投资概算 74
8.1概算编制依据 74
8.2工程概算 76
8.3建设资金筹措 78
9 经济评价 79
9.1评价原则和依据 79
9.2国民经济评价 79
9.3综合评价 81
10 附 录 82
A 设计洪水计算书 82
B 调洪演算计算书 95
附录C 坝顶高程复核计算书 103
附录D 大坝渗流计算书 108
附录E 大坝稳定分析计算书 115
1 综合说明
1.1概况
1.1.1基本情况
火烧坡水库位于海南省儋州市木棠镇唐宅村境内,属北门江流域。海南西线高速公路从水库南侧经过,洋浦疏港公路从水库附近经过,进库简易公路长约0.5km。
火烧坡水库始建于1958年1月,于1958年3月竣工。水库管理单位是木棠镇水利管理所,隶属木棠镇政府领导。儋州市水务局是火烧坡水库技术指导单位。
水库集水面积2.02km2,集流长度1.807km,河流平均坡降0.003。多年平均降雨量1200mm,多年平均径流深3
水库正常蓄水位36.25m(本次复核,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下同),相应库容250.40万m3;设计洪水标准P=5%,设计洪水位36.72m,相应库容282万m3;校核洪水标准P=1%,校核洪水位37m,相应库容301万m3;死水位31.75 m,相应库容17万m
枢纽工程由均质土坝、放水涵、补水涵管等组成,详见《枢纽现状平面布置图》。
均质土坝坝顶长约190m,坝顶宽约7m,坝顶平均高程37.08m,最大坝高7.2m,上游坝坡坡比1:2.5,为干砌石护坡,下游坝坡坡比为1:2,为草皮护坡,在高程约34.50m
本水库没有设置溢洪道,当水位超过正常蓄水位时,库水将通过1#和2#放水涵下泄到下游灌溉渠道。
放水涵为2座,1#放水涵管型式为浆砌石方涵,方涵尺寸为0.5m×0.7m,总长24m,进口高程31.75m,出口高程31.63m;闸门型式为井塔式,每孔洞直径0.15m。最大输水流量0.50 m3s。2#放水涵管位于大坝右坝肩,为预制砼圆管,管内径为φ0.30m,总长8.0m,进水口高程为36.25m,出口高程为35.90m,进口未
补水涵位于库区右侧,从松林岭渠道补水至水库,目前由于原灌渠补水口处的渠水位太低,现已无法补水。详见水库补水涵现状平面布置图。
水库设计灌溉面积300亩,历年最大实灌面积300亩,因木棠镇段暗渠堵塞,及下游渠道损毁严重,现实际灌溉面积约250亩。
1.1.2水文气象
本流域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内有干、湿季之分,干季11月至次年4月,干燥少雨,湿季为5~10月,高温多雨。多年平均降雨量1050mm,最大年降雨量1789mm(1978年),最小年降雨量430mm(1977年),多年平均气温23.8?C,最高气温40.3?
1.1.3工程地质
水库区处在低矮丘陵地貌单元,地形平缓,地面高程多在30m~45m之间,水库周围地面相对高约10m,坡度平缓,自然山坡稳定,大坝两端高程在35m~37m之间。
根据1:200000海南岛(区域)地质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