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24讲认识省内区域与跨省区域.ppt

发布:2016-12-20约8.89千字共9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珠三角经济发展面临问题 ——与长三角相比 1、经济腹地小 2、科技、人才、基础等不如长三角 小知识 “西双”傣语为十二的意思。西双版纳即为十二个版纳:版纳景洪、版纳勐养、版纳勐龙、版纳勐旺、版纳勐海、版纳勐混、版纳勐阿、版纳勐遮、版纳西定、版纳勐腊、版纳勐捧、版纳易武。西双版纳是明代隆庆四年(1570年)宣慰司(当地最高的行政长官)把辖区分十二个“版纳”(傣语中“版纳”是一千亩之意,即一个版纳系一个徵收赋役的单位)。从此便有了“西双版纳”这一傣语名称。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北纬21°08′~22°36′,东经99°56′~101°50′。属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湿润区。由于入射角高,冬至时分高度角最低为45°本区热量丰富,终年温暖,四季常青。一年分为两季,即雨季和旱季;雨季长达5个月(5月下旬—10月下旬),旱季长达7个月之久(10月下旬—次年5月下旬),雨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 黄土的侵蚀与潜蚀3 黄土高原的地貌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采用合理利用土地与综合治理相结合, 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相结合,实行“保塬、护坡、固沟”方针,进行综合治理,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具体措施如下图所示: (2010·上海地理)黄土高原地貌千姿百态、地域文化丰富多彩,生态环境日益改善。据此完成(1)~(2)题。 (1)黄土地貌形态多姿,黄土峁就是其中一种。黄土峁是指() A.切割较深的黄土沟 B.孤立的黄土丘 C.长条形的黄土高地 D.范围较大的黄土高原残留面 (2)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合理措施有() ①坡面修梯田,减缓坡度②加快林地建设,调节地面径流③保持传统轮荒耕作制度④在低处修建淤地坝,贮水拦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对点演练2 P120 知识点三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格局 近年来,“九省通衢”的武汉作为中部崛起的特大省会城市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钢铁、汽车、电脑城、光谷、城市圈……名称关联着武汉。据此回答(1)~(3)题。 (1)武汉成为长江中游区域中心的最基本因素是() A.铁矿、水能资源丰富 B.农副产品供应充足 C.交通便利,腹地广阔 D.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发达 (2)蛰伏于秦巴山区30年的“东风”汽车总部从十堰搬迁到武汉,主要原因是() A.接近原材料供应基地 B.充分利用长江水运 C.寻求更好的区位条件 D.劳动力素质高 (3)武汉电脑城打出的广告词“北有中关村,南有广埠屯”,说明武汉和北京相同的是() A.位置优势,交通便利 B.人口迅速增长,城市地域迅速扩展 C.城市环境优美,工业资源丰富 D.高等院校密集,科技力量雄厚 对点演练3 P120 【例题】 (2010·重庆文综)下图中甲省为我国重要的中药材基地之一。 根据图和表中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分析该省的主要气候特征。并指出在此气候条件下中药材资源的突出特征。 (2)简述A地发展中药材加工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3)根据下表,提出促进该省中药材生产的措施。 2007年甲省和全国的几项社会经济指标 112.89 96.07 46.43 19.97 全国 1.37 3.68 24.98 10.92 甲省 加工而成的 中成药产量 (万吨) 中药材 播种面积 (万公顷) 有效灌溉面 积占耕地 面积比重(%) ≥6岁人口中, 受教育程度在 高中及以上的 人口比重(%) 地区 三、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1.(1)范围 西起乌鞘岭,东至太行山,北起长城,南至秦岭。 (2)河流: (3)城市: 银川 西宁 渭河 汾河 三、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1.(1)范围 西起乌鞘岭,东至太行山,北起长城,南至秦岭。 (2)河流:汾河,渭河。 (3)城市:兰州、太原、西安、银川、西宁。 2.严重的水土流失 支离破碎,千沟万壑 黄土塬 黄土梁 黄土峁 不同的类型显示了黄土地区被侵蚀的不同程度 点击图片放大 三、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1.(1)范围 西起乌鞘岭,东至太行山,北起长城,南至秦岭。 (2)河流:汾河,渭河。 (3)城市:兰州、太原、西安、银川、西宁。 2.严重的水土流失 (1)原因 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易受流水的侵蚀 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中在7、8且多暴雨 地面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 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等,破坏了地面植被 开矿、修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 (2)危害 ①水土流失使土层变薄,养分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产量下降。 ②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其含沙量剧增,泥沙淤积下游河床,威胁黄河防洪安全。 ③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