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宫颈癌筛查新时代HPV时代2016.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宫颈癌筛查HPV时代 精确筛查,风险分层 主要问题 为什么做宫颈筛查?(宫颈癌的流行特征与危害) 哪些人需要进行宫颈筛查?(筛查对象) 宫颈筛查有哪些方法?(三阶梯流程) 为什么宫颈筛查的存在漏洞?(宫颈解剖) 什么时候需要阴道镜检查?(适应证) 未来宫颈筛查的方向。 为什么宫颈癌筛查要步入HPV新时代? 宫颈癌的流行特征与危害 1、全球:发病率显增加趋势,每年新发47万余 (8-15/10万、仅次于乳腺癌) 越发年轻化:(20岁左右5%) 腺癌发生率上升 2、美国:每年新发1万余, 4000余死于宫颈癌。 3、我国:每年新发病例13万,占世界发病28% 80%确诊时已是浸润癌。 4、没有筛查的国家:估计每年有53万例新发宫颈癌患者、27.5万死于此病。 宫颈癌自然病程时间长,通常需要10-20年才会发病。感染高危型HPV后约28%发展为CIN;1-2%可发展ICC平均潜伏期8-12年。 宫颈癌是一种可以预防的感染性疾病! 宫颈癌是一种可以早期诊断的疾病! (病理医师眼下的病) 治疗宫颈病变可有效地扼制其癌变! CIN→早期浸润癌→CC 在美国,近30年,宫颈筛查使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一半以上 发病率:每十万人14.8个下降到每十万人6.6个。 死亡率:每十万人5.5个下降到每十万人2.38个 Obstet Gynecol.?2012 Nov;120(5):1222-38. HPV感染是宫颈癌的首要因素。 高达75%的女性一生中可能感染HPV。 几乎所有的宫颈癌患者均存在HPV感染。 HPV -16具有最强致癌潜力,占55-60% HPV-18是仅次之,占10 - 15% 2013年 筛查对象(美国推荐ACOG,ACS,USPSTF,ASCCP ) 常规对象: 25-65岁的所有女性 2015年更新 特殊情况: HIV感染、器官移植或服用乙烯雌酚者需增加频次。 子宫全切术后,无宫颈癌前及癌病史者可不筛查。 美国癌症协会(ACS) 美国阴道镜宫颈病理协会(ASCCP) 美国临床病理学协会(ASCP) 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 ( USPSTF ) 30岁以下(18-28岁)感染HPV4-15%,终生累积感染率40%;但是HPV感染的稳定性差,常常一过性感染;即使感染自动清除率高。 平均8个清除。 我们需要重视,高危HPV持续感染状态,30岁以上持续感染8-24个月预示着宫颈癌高风险(CIN)。平均8-12年发展成为ICC。 筛查手段: 肉眼检查(醋酸试验、碘试验) 细胞学检查(巴氏、TCT) HPV DNA检测(hc2)(不单独使用) 阴道镜检 其他:宫颈摄片法、荧光镜检法(光学活检) 阴道镜直视下宫颈组织活检(金标准) 醋酸试验:应用醋酸后, 在细胞核密度增高区可出现醋酸白上皮, 其持续时间愈长, 提示病变愈重。应注意的是未成熟鳞状化生上皮与下生殖道的急性炎症, 均可出现醋酸白上皮, 其特征是 出现得慢, 消失得快;。 碘试验: 成熟的富含糖原的鳞状上皮可被复方碘染成深褐色, 为碘试验阳性。复方碘溶液不染色区为碘试验阴性, 该区域可见于柱状上皮、 不成熟 化生上皮、 萎缩退变的鳞 状上皮( 雌激素水平低落 ) , 也可见于 C I N 或浸润癌。 醋酸白上皮被碘染成斑点状, 多提示为不成熟化生或LSIL 。碘试验全部阴性, 特别是原密集厚实的醋酸白上皮被碘染成“芥末黄” 时, 高度提示HSIL。 在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可采用该筛查手段。 老的三阶梯诊断程序 细胞学(TBS报告系统) 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 无明确意义的非典型的鳞状上皮细胞(ASC-US) 不除外HSIL(ASC-H) LSIL——CIN Ⅰ、HPV感染(湿疣) HSIL——CIN Ⅱ、CIN III(原位癌) 阴道镜检查 根据典型图像:边界、颜色、血管和碘试验评分(0-2分每项) 0—2分= HPV 或 CIN I 3—5分= CIN I 或 CIN 6—8分= CIN I I 或 CIN I I I (根据国外资料该评价系统敏感度高达90%以上,国内有待开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