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信源编码.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本概念: 信源——离散、模拟 量化(矢量量化)(K均值算法) DMS——离散无记忆信源 PCM 对数量度 DPCM 平均互信息 适应PCM和DPCM 熵及其基本性质 DM(增量调制) 信源编码定理Ⅰ,Ⅱ 自适应变换编码 霍夫曼编码算法 LPC——线性预测编码 率失真函数及香农定理 一. 信源的数学模型 信源:随机信号(能量信号,功率信号)非确知信号 信源输出序列统计独立 —— DMS(离散无记忆信源) 信源的输出统计相关 ——(平稳) 模拟信源具有输出波形 ,是平稳随机过程 的一个样本函数,其自相关函数 ,功率密度谱 当 是带限的随机过程,即 时,满足条件 ,可以用抽样定理来表示 利用抽样定理可把模拟信源的输出转换成等效的 离散时间信源。 二. 信息的量度——熵及其性质 1. 熵 离散随机变量 事件 的出现提供事件 的信息量 和 间的互信息: 的自信息: 平均互信息: 平均自信息: 表示信源可能的输出字符集, 表示每个信 源字符的平均自信息。 称为信源的熵 2. 熵的基本性质 (1)非负性 (2)确定性 当 为确定时 ,则 确定性越大, 越小。 信源的熵 反映的是信源的总体不确定性。 (3)对称性 即当 的顺序互换时,熵函数的值不变 熵函数只与随机变量的总体结构有关 (4)扩展性 当信源中增加小概率事件后,对信源总的平均不确定性几乎没有影响。 熵的总体平均性 (5)可加性 对于两个统计独立信源X和Y,有 (6)极值性 信源中各事件的出现概率趋于均等时,信源具有最大熵。 等概率事件平均不确定性最大 证明:用到凸函数和詹森不等式 三. 香农三大定理 通信的根本问题是如何高效、可靠地实现信息的传输。 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1)在不失真或允许一定失真的条件下,如何用尽可能少的编码符号来传送信源信息,以便提高信息传输率; (2)在信道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如何增强信息的抗干扰能力,同时又不过多地降低信息传输率。 对于数字通信系统,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基本方法是采用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而研究的理论依据就是著名的香农三大定理。 1. 香农第一定理 —— 无失真可变长信源编码 定理 (1)信源编码器 a. 信源编码的实质:是对信源的原始符号按一定规 则进行变换,以新的编码符号代替原始信源符号, 从而降低原始信源的冗余度。 b. 编码的过程: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将信源的各个 原始符号 表示成码字 输出,而 是由若干个 码元 组成的序列。 编码就是从信源符号到码符号组成的码字之 间的一种映射。 c. 定义1. 若某一种码的任意一串有限长的符号序列 只能被惟一地译成所对应的信源符号,则该码称 为惟一可译码。 定义2. 若用r元码对信源 进行编码,设S中每个 符号所需的平均码长为 ,则定义 为该码的编码效率。式中, 代表信息量,N为 扩展信源次数,即N次扩展信源的无失真编码。 (2)香农第一定理——可变长无失真信源编码定理 设 为q元离散无记忆信源S 的N次扩展信源,若对 进行编码,码符号集 则总可以找到一种编码方法 构成惟一可译码,使信源S中每个符号所需的 平均码长度 满足: 且当 时有: 若以二元码表示编码,则 说明:(1)要实现无失真的信源编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