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政府对缅甸外交政策调整的分析.pdf
奥巴马政府对缅甸外交政策调整的分析
2016年10月,奥巴马政府宣布终止针对缅甸的《国家应急法》,标志着美
国正逐步解除对缅甸的制裁。由于民主、人权和毒品等问题,缅甸一直受到美国
的孤立和制裁,现在出于战略考量,双方都做出了改善双边关系的努力,并且取
得了一些实质性的进展。本文以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为背景,分析奥巴马政府
调整对缅甸外交政策的表现,试图发现美国改善与缅甸关系的动因和影响。
标签: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缅甸;改善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一经提出便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关于美国
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研究涵盖了此战略提出的背景、内容、影响和对此战略的评估。
同样,美缅关系的改善作为美国重返亚太的表现也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目前针
对美缅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美缅关系改善的主要内容、原因和前景等相关问
题,但是笔者认为研究奥巴马政府对缅甸外交政策的调整,还应该重视另外两个
层面,一是缅甸国内的政治生态,吴登盛政府上台后缅甸国內民主改革进程加快,
尤其是今年缅甸全国民主联盟上台执政后缅甸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
在分析美缅关系过程中也必须把这一层面考虑在内;二是对于中缅关系的展望以
及在今后如何处理中缅关系,缅甸一直是中国的友好邻邦,建国以来,中缅关系
总体上来讲是和平友好的,但是近年来随着奥巴马政府对缅甸外交政策的调整,
中缅关系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对于今后如何处理中缅关系也应是我们分析奥
巴马政府调整对缅甸外交政策的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亚太再平衡战略出台的背景
2008年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造成了冲击,进而影响到了美国的综合实力。
相较于美国经济实力的下降,亚太地区的经济却保持着相对快速的增长,为全球
经济的复苏提供了动力。亚太地区战略地位的提升和中国的崛起是美国出台亚太
再平衡战略的重要原因,从目前来讲,亚太地区是当今世界经济最具有活力的地
区之一,美国更多地关注亚太地区,与亚太地区的国家开展经济合作能够有助于
美国国内经济的复苏,另外,在亚太地区美国存在着较多的盟友,这些盟国为美
国在亚太地区的强势回归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出台使得美国
遏制中国的战略构想昭然若揭,不管是中日的钓鱼岛争端、还是中国与东南亚一
些国家存在的南海争端、抑或是建立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都展示了美国插手
亚太地区事务的野心。
从奥巴马第一任期来看,美国基本实现了从中东战略收缩和从伊拉克撤军的
两大战略目标,但是由于“阿拉伯之春”等原因,奥巴马第一任期内的中东政策饱
受国内外批评,如在2012年总统竞选期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的外交和
国防顾问就攻击奥巴马,说奥巴马的外交政策已经失败,美国必须寻找新的战略
方向,另外奥巴马第二任期以来,美国高层对中东的看法也发生了转变,丧失了
中东剧变之初所表现出的高度热情和期待,而是越来越担心这将是一场导致中东
国家持续动荡的“阿拉伯之冬”〔1〕。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于中东剧变、伊朗核
问题、叙利亚人道主义危机升级、伊斯兰激进势力的崛起等诸多因素,美国担心
在中东的泥淖中越陷越深,所以奥巴马政府希望将全球战略的重心转向亚太地
区。
二、亚太再平衡战略概述
美国战略重心的东移是全方位和多层次的。在政治方面,巩固与加强和现有
盟友的关系,如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等,另外也积极主动拉拢和寻求新的盟友,
如越南、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等国家。在经济方面,美国继续发挥其在亚太经合组
织(APEC)中的作用,同时联合其在本区域的盟友建立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
协定》(TPP),美国希望通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把自己的发展模
式融入到东亚经济合作发展机制中。《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实质上是一个排
除中国的自由贸易协定,目的在于分享亚洲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红利,从而掌握亚
太地区经贸机制安排的主动权。在军事方面,“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寻求在亚太
地区的军事部署‘更广泛、更灵活、更持久’,在针对朝鲜保持军事遏制的同时,
加强在东南亚、澳大利亚的军事存在,并通过培训与演习来增强其盟友及伙伴国
的军事能力。”〔2〕从2012年起,美国开始在澳大利亚北部驻扎陆军士兵,另
外,美日同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美日同盟从双向遏制中日转向了集中遏制
中国,美国和日本不仅加强了在安全和军事方面的合作,而且近些年来在非传统
安全领域也建立了合作关系。
美国战略重心的东移对于东亚格局和中美关系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从东亚
方面说,美国的强势回归打破了东亚格局原有的平衡,势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