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距离复合曲线顶管施工关键技术控制要点分析.pdf
设计与技术
171
SHEJIYUJISHU
长距离复合曲线顶管施工关键技术控制要点分析
范一超
(上海市水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1612)
摘要:依托某实际工程,对长距离复合曲线顶管施工关键技术控制要点进行分析。长距离复合曲线顶管
与普通曲线顶管相比,对地层产生的扰动更大,在顶进前需要做好充足的管线调查,制定科学合理的顶进曲线
和参数,严格控制中继间的使用,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减少摩阻力,调整注浆参数和用量,严格控制土
体扰动,从而提高施工精度,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益。
关键词:长距离顶管;曲线顶管;复合曲线;减阻泥浆
中图分类号:TU990.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6344(2022)07-0171-03
[2]
0引言通、电力特高压管、电力通讯管等重要市政基础设施。
近年来,我国供水工程建设规模持续增大,顶管施WP13~WP14段障碍物中以输油管线、化工管线、电力管
工的质量和效率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长距离过江线最为危险。穿越过程中对于管径较大的高压电力管
顶管的施工,可以在提升供水运输效率的同时,实现对采用高精度惯性陀螺仪探测方法,对于化工管线和输油
地下供水系统的良好构建[1]。但是在复杂地层条件下,管线则采用地震映像法、超声成像法探测。特别注意的
过江长距离施工难度较大,再加上顶管施工存在一定是,虽然高精度惯性陀螺仪探测精度最高可达0.03%L,
的风险,所以如何借助关键技术进行复杂地层过江长但仍需考虑陀螺仪的惯性累计误差,在管线中弧段累计
距离顶管高质量、高效率施工,成为业内的重点关注问误差最大处留足安全距离。
题。3.2整体建模
采用Revit和Navisworks对顶进过程进行BIM模拟
(见图1),
1工程背景对主要施工安全设施和安全专项方案进行模
某过江长距离供水工程包括DN1600(JPCCP)顶管拟、优化。在顶进过程中通过采集土压、顶速、顶力、沉
8260m,顶管接收井及工作井各13座,压力井26座。单降等数据,信息化分析,与设定参数实时对比,从而实现
顶长度超过400m以上的共有10段,其中3段由于沿线了过程中趋势预测,优化控制参数,实现了穿越过程微
存在大量高压电缆线、化工管线、信息管线、河道、构筑扰动。
物等,且分布于各个高程区间,无法采用直线顶管和单
曲线顶管,只有采用复合曲线顶管施工。WP13~WP14
段最长顶管长度为687m,沿线位于道路西侧绿化带内,
施工井位见缝插针设置在2根高压电缆线中间。
2工程技术控制难点
由于一次顶进长度过长(3段复合曲线顶进均超过
500m),过程中多次转变曲率方向导致顶进参数难以控
制,扰动较大,更容易引起地表异常沉降;部分段落在砂图1顶进过程BIM建模
质粉土夹粉砂层穿越,容易出现造浆困难、机头偏移、后3.3顶力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