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及应用概况.docx
PAGE
1-
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及应用概况
一、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概述
(1)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是一类具有独特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它们能够在一定条件下从一种形状转变到另一种形状,并在特定条件下恢复到原始形状。这种材料在加热、冷却、应力或化学处理等外界因素的作用下,能够表现出可逆的形状变化特性。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和应用领域广泛,包括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生物工程、纺织服装、建筑和汽车工业等。
(2)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最初主要关注聚酰亚胺和聚酯类材料。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者们发现了一系列具有形状记忆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如聚丙烯酸酯、聚硅氧烷和聚脲等。这些材料通常含有具有可逆相变特性的嵌段或共聚结构,能够在特定温度下发生相变,从而实现形状的转换和恢复。
(3)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其分子结构和制备工艺。通过改变高分子链的结构、交联密度和组成,可以调节材料的形状记忆性能、力学性能和耐化学性。此外,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的形状恢复过程通常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这使得它们在许多应用中具有显著的优势。例如,在医疗领域,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可以用于制造可调节的支架、夹具和导管,以适应人体内部的复杂形状和生理需求。
二、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历程
(1)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美国空军实验室的研究人员首次发现聚酰亚胺材料具有形状记忆性能。这一发现为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奠定了基础。随后,研究者们陆续发现了多种具有形状记忆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如聚酯、聚硅氧烷和聚脲等。到20世纪80年代,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相关专利数量迅速增加。
(2)1990年代,随着生物医学领域的快速发展,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例如,美国FDA于1998年批准了第一个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血管支架——Cypher支架。此后,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在骨科、牙科和心血管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据统计,到2010年,全球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市场规模已达到数十亿美元。
(3)进入21世纪,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纳米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展为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的改性提供了新的途径。例如,通过引入纳米填料,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形状记忆性能。此外,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在智能材料、柔性电子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也取得了显著成果。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市场规模已超过百亿美元,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三、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的应用概况
(1)医疗器械领域是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应用最为广泛的市场之一。例如,在心血管介入领域,形状记忆支架和导管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工具。据统计,全球心血管介入器械市场规模在2018年达到120亿美元,其中形状记忆支架市场份额超过30%。此外,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在骨科领域也得到广泛应用,如用于制造可调节的骨板、螺钉和支架,以适应骨折修复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2)在航空航天领域,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形状记忆特性,被用于制造飞机的起落架、天线和燃油管道等部件。例如,波音777飞机的起落架就采用了形状记忆合金和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以提高起落架的可靠性和耐久性。此外,形状记忆材料在卫星天线展开和卫星太阳能电池板的调整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3)在汽车工业中,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被用于制造安全气囊、座椅调节系统和燃油管道等部件。据统计,全球汽车安全气囊市场规模在2017年达到50亿美元,其中部分气囊采用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以实现快速响应和精确定位。此外,形状记忆材料在建筑领域也有应用,如用于制造可调节的建筑材料和智能窗户,以提高建筑物的能源效率和舒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