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直肠癌的最新诊治进展与研究 .pdf

发布:2024-11-22约2.93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直肠癌的最新诊治进展与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追求所谓的高

品质生活时,往往忽略了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从而引发了直肠癌等生活方式

病。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消化道癌的第2位[1]。近年来,国内外直

肠癌的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并且日益趋于年轻化。直肠癌根治术后总的5年生

存率在60%左右,早期直肠癌术后的5年生存率为80%~90%[2]。由此可见,提

高直肠癌疗效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目前,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方法是通过

外科手术进行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作为辅助,在根治的前提下,提高患者

术后生活质量是医学研究者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直肠癌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5.3+7【文献标识码】A【文

章编号】1672-5085(2013)49-0035-01

直肠癌是指从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癌症,因为其病发位置特

殊,手术较为困难,术后容易复发,给患者的身心都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本文将

针对直肠癌的诊断要点、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法做一综合论述,现报告如下。

1直肠癌的诊断要点的研究

直肠癌早期多数没有明显症状,可能会出现轻微血便,但容易被患者忽视。

病情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出现明显的排便习惯的改变,每日大便次数频繁并伴

有鲜血,腹部有疼痛感觉。直肠癌晚期时,上述症状都有明显的加重,患者身体

消瘦并伴有贫血,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尿频、腹水等不适反应,

再严重时可出现恶病质。

2直肠癌的诊断方法的研究

2.1直肠手指检查作为诊断直肠癌的必要步骤,医生在检查时要有足够的重

视,避免出现延误诊断的情况出现。直肠手指检查对直肠癌的诊断率约为80%。

中期直肠癌诊断时可摸到形态如菜花样的肿块;晚期直肠癌诊断可摸到硬度像石

头的肿块,并且指套上会有带血便的污浊之物。直肠手指检查可以对直肠癌进行

大概的诊断,但仅仅是对局部浸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2直肠镜检查是通过由肛门进入直肠的带有电子摄像功能的直管,观察患

者肿块的形态、位置等。还可对肿块组织进行切片检查,了解肿块性质以及分化

程度。特别是直肠中病变位置偏上,无法用直肠手指检查触及的部位,利用直肠

镜检查是一种比较有利的选择。

2.3纤维结肠镜检查可以观察到大肠粘膜的变化情况,通过对病变提取物进

行检查分析,可以对病变的程度有进一步的掌握。纤维结肠镜检查对直肠癌的诊

断没有直接联系,所以这项检查只是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肠道多发性肿瘤等的非常

规检查。

2.4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是医生判断直肠癌肿瘤位置、肿瘤大小的有效检查方

法之一,通过此项检查,可以及时的发现患者在患有直肠癌的同时是否有伴有其

它病症,如多原发性大肠癌、腺瘤、大肠息肉等,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虽然与

直肠癌的诊断没有直接联系,但是对后期直肠癌的治疗有着一定意义。

2.5直肠腔内B超检查相对于直肠手指检查来说,其对判断浸润深度的正确

性更高,更优越[3]。超声检查的准确率与医护人员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知识有很大

的关系。

2.6盆腔CT扫描和盆腔MRI检查的特点在于它能大概判断出肠壁浸润的深度,

而对肠外侵犯范围和程度的判断比较精确,盆腔CT扫描和盆腔MRI检查与直肠

腔内B超检查有着互补的作用。在临床上,CT和MRI检查能够判别直肠癌的分

期,对医生为直肠癌患者提供治疗方案上有很大的帮助。

2.7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简称PET,采用的是正电子核素显像技

术,通过检测特定的代谢物或者药物在人体内部的动态变化,反映人体是否在生

理上或者是病理上出现变化。因为它不依赖淋巴结大小来判断是否转移,从而可

更早、更准确的检测出转移性病灶,主要应用于复发性病灶的检测[4]。

2.8近年来,放射免疫显像技术在直肠癌的治疗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联合

使用抗癌胚抗原和放射免疫显像技术可提高隐性转移(临床上未发现复发或转移

灶)的检出率[4]。

3直肠癌的治疗方法的研究

3.1主要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

3.1.1直肠癌局部切除手术主要包括:经肛门切除、经骶尾部切除、经括约肌

切除和经肛门内镜下显微切除。直肠癌局部切除手术的优点在于:手术创伤较小、

手术后恢复速度较快、并发症和病死率低、可避免永久性结肠造口、膀胱功能和

性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