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尊重他人,传递温暖”主题班会.doc

发布:2017-05-10约字共3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尊重他人,传递温暖”主题班会 篇一:尊重他人主题班会[1]1 班会目的:随着学生身体日益走向成熟,个体意识也逐步增强。当学生过多的关注自我时,往往有意无意的忽视他人,忽视他人的感受甚至忽视他人的存在。本次班会旨在通过一种温馨的话题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意识到尊重他人就是在传递温暖,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班会实录与设计说明: 一、 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先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大家都来展示一下自己的创作能力吧。这是一个好些年前发生在的故事,在一个除夕之夜…… 投影: 故事接龙 对于面馆来说,最忙的时候,要算是大年夜了。街上面馆的这一天,也是从早就忙得不亦乐乎。 平时直到深夜十二点还很热闹的大街,大年夜晚上一过十点,就很宁静了面馆的顾客,此时也像是突然都失踪了似的。 就在最后一位顾客出了门,店门要关门打烊的时候,店门被咯吱咯吱地拉开了。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走了进来。六岁和十岁左右的两个男孩子,一身崭新的运动服。女人却穿着不合时令的斜格子的短大衣。 “欢迎光临,”老板娘迎上前去招呼着。 “……唔……面……一碗……可以吗?”那女人怯生生地问。 那两个小男孩躲在妈妈的身后,也怯生生地望着老板娘。 师:大年三十,母子三个人就吃一碗面!接下来,故事会怎么发展呢?老板娘会怎么说呢?老板会怎么做呢?大家想想看……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马上叽叽喳喳议论开了。 (设计说明:班会课最忌讳空洞的说教,尤其是关涉道德素质的主题。教师采用故事接龙的形式进入班会意在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来激发学生参与话题探讨的热情。事实上,也只有在寓教于乐、春风化雨式的教育方式中,师生才能真正搭建起沟通交流的平台。) 二、 交流与思考 1、 续写故事。 师:请几位同学说说接下来可能会发生的故事。 生一:除夕夜应该大家都很高兴,我想老板会说:你们三个吃一碗,够不够啊?要不要加一点啊? 教师:嗯,老板是个好心人。那么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还会有哪些可能呢? 生二:老板可能会说“过一会儿我们就关门”,将他们拒之门外。 生三:老板和老板娘会接待他们,但会用鄙视的眼光看着他们:“大过年的,也不给我个好兆头,还三个人吃一碗!” 2、深入讨论: 师:刚才大家发挥了想象,我们看到这个故事会有很多种发展的趋势,但如果你是那个老板或老板娘,你会怎么做? 生(大多):送两碗! 生四(斩钉截铁的):肯定再送他们两碗! 师:如果你是那个贫穷的顾客,你希望老板怎么接待自己? 生(议论,齐声):我只要一碗。 生四也大声的:我只要一碗。 师:为什么?(对生四)你刚才不还说你要是老板肯定送他们两碗吗? 学生大笑。 生四(不好意思的):刚才我是从老板那个角度说的,怕他们吃不饱,因此送他们两碗,是处于对他们的关心;但如果我本身是个很穷的人,我不希望别人拿同情的眼光来看待我,所以最好还是就给我一碗吧! 生(议论纷纷):是啊,谁愿意被别人看不起啊…… 3、展示答案 师:现在让我们看看故事是怎样发展的(投影): 案板上早就准备好的,堆成一座座小山似的面条,一堆是一人份,老板抓起一堆面,继而又加了半堆,一起放到锅里。老板娘立刻领悟到,这是丈夫特意多给这母子三人的。 “喂,孩子他爹,给他们下三碗,好吗?” 老板娘在老板耳边轻声说道。 “不行,如果这样做,他们也许会尴尬的。” 热腾腾香喷喷的阳春面放到桌上,母子三人立即围着这碗面,头碰头地吃了起来。 “真好吃啊!”哥哥说。 “妈妈也吃呀。”弟弟夹了一筷面,送到妈妈的口中。 “真好吃……” “明年还能来吃就好了……” 不一会儿,面吃完了,付了150元钱。 “承蒙款待。”母子三人一齐点头谢过,出了店门。 “谢谢,祝你们过个好年!”老板和老板娘应声回答着。 师:看完这个故事的结局,心里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感叹:很温暖。 师:是啊,很温暖,不仅温暖了母子三人,温暖了你我这些读者,也温暖了当时处于萧条时期的一代日本人,这就是流传于日本的的一个有名的温馨的故事——一碗阳春面。(教师简单介绍第二年与第三年除夕面馆发生的动人的细节。) 4、探寻意义: 师:从这个故事中大家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生:要保护他人的尊严。特别是弱者的尊严。 师:可是为什么我们会忽视弱者的尊严呢? 生六(沉思良久):我们知道对待弱者不能鄙视、嘲讽,现在才意识到施舍和同情的态度也是不对的,仍是居高临下,对他们不够尊重。 师:当我们换位来思考,你希望别人对你什么态度呢? 生(齐声):尊重。 师:是的,我们要懂得从心底里尊重别人。我们对任何生命都应该怀有敬意!今天我为什么要举这样一个例子呢,因为对于那些社会中的精英,我们会从心底油然而生一种敬意,那是因为对他们的欣赏与钦佩而产生的敬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