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连云港市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连云港市2004年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物 理 试 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考生注意: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用2B铅笔填涂考试号、考试科目,同时在第Ⅰ卷右下角填写座位号。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塑胶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1-15小题每题2分,16——20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关于参照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情况下,
4.下列物理量单位间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A.1Pa=1N/m2 B.1W=1N·m C.1Ω=1V/A D.1A=1C/s
5.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酒精,分别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如图所示,关于a、b两种液体的鉴别结论正确的是
A.a的比热大,是水
B.a的比热大,是酒精
C.b的比热大,是水
D.b的比热大,是酒精
6.下列电器对应的工作原理正确的是
A.发电机——电流磁效应 B.电动机——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
C.电磁铁——电磁感应 D.电磁继电器——电流的热效应
7.如图所示的两个电路中,电源电压相等且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都向右移动时,灯泡L1和L2的亮度变化情况是
A.L1变暗,L2亮度不变
B.L1、L2都变亮
C.L1变亮,L2变暗
D.L1、L2都变暗
8.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习惯,物理老师倡导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的实践活动,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明显不合实际的
是
A.教室里的黑板长约4m
B.中学生体重约500N
C.中学生的脉博跳动一般每分钟75次左右
D.在中学生运动会百米赛跑中,获得冠军的运动员平均速度可达13m/s
9.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演凑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座位号
10.某同学在做电学实验时,不慎将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对换,如图。若开关闭合其后果是
A.两表会被烧坏
B.两表不会被烧坏
C.电压表不会被烧坏,但无示数
D.电压表不会被烧坏,电流表可能被烧坏
11.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A.公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小型客车驾驶员及前排就坐的乘客必须系好安全带
B.正常行驶的火车,遇到紧急情况时,很难在短距离内刹住
C.扔出去的铅球,最终总要落回地面
D.行驶的自行车停止踩动后,仍会继续前进
12.下表为一些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根据下表判断,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应选用
水 水银 酒精 乙醚 凝固点/℃ 0 -39 -117 -114 沸点/℃ 100 357 78 35 A.酒精温度计 B.乙醚温度计
C.水温度计 D.水银温度计
13.光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你认为下面的介绍不符合实际的是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B.照像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之外
C.借助放大镜看世界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14.如图所示,R2=3R1,当S闭合、S1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当S、S1均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变为I2,则I1和I2的关系是(电源电压恒定不变)
A.I2=I1 B.I2=4I1
C.I2=I1 D.I2=I1
15.大气压与生产、生活、科研紧密相连,下面几个选项中,分析正确的是
A.A.
B.C.
D.
18.“五一”黄金周,吴昊同学和爸爸妈妈一起游览花果山,在他们乘坐旅游车沿盘山公路下山的过程中,发现司机师傅要不时地踩踏刹车踏板,当车行驶至中途还要停下来,让工作人员用水龙头向车轮闸片部位喷水。吴昊同学提出了以下几种看法,
①喷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车闸的温度,以防车闸因温度过高而损坏
②下山过程中,机械能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