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地理考试(定稿).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 MERGEFORMAT 7
浦东新区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教学质量检测
地理试卷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全部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分析题,包括填空题和简答题。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学校、考场和座位号、班级。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第一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第二部分的作答必须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2016年将发生3次月食。月食发生时,日地月三者的关系是
2.右图为某学生画的“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箭头标注错误的是
A.①② B.⑦⑧ C.③⑤ D.①⑤
3.下图为“自然地带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图,A~H表示不同的自然带,R为年辐射差额,即热量收入;Lr为干燥指数(多年平均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A.A→B→C→D更替反映了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化
B.A→B→C→D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分异
C.C→F→G→H更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分异
D.C→F→G→H更替主要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
4.近年来中国雾霾频发,PM2.5多次“爆表”。雾霾笼罩时会使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强 B.白天大气对流运动更旺盛
C.昼夜温差比无雾霾时变小 D.夜晚地面辐射大幅增强
5.海河平均年径流量远小于珠江,主要是因为海河
A. 蒸发旺盛,生产和生活耗水量大 B.河流长度短,流域面积小
C. 气候大陆性较强 D.调水工程减少了河流径流量
6.右图是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为验证地理原理而设计的实验流程图。以下所示地理现象成因与上述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A
B
C
D
HYPERLINK /showpic.html \l blogid=5a18c50f0102wcbdurl=/pic/001Eip7Fzy6ZR8dxQ5Kbc \t _blank
7.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综合评估,赤道中东太平洋2014年持续至今的厄尔尼诺事件,是20世纪有观测以来最强的。下列对其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A.南美洲秘鲁渔业受到巨大影响 B.澳大利亚东部易发生暴雨
C.赤道中东部海水持续降温现象 D.影响我国的台风次数增多
8.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乌裕尔河下游地区,区内沼泽湿地生态保持良好。下列关于扎龙湿地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②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③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④气候寒冷,地下水位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城市群城市首位度2008年2011年京津冀城市群1.621.52长三市群2.352.20珠三角城市群1.931.23辽中南城市群1.321.219.城市首位度是指区域内人口最多的城市与第二多的城市的人口数量的比值,用以表征区域发展要素在首位城市的集聚程度。下表为我国四大城市群两个年份城市首位度数值。与2008年相比,2011年下列首位城市集聚效应弱化最明显的是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沈阳
10.右图中A、B两地相比, B地植被生长更茂盛的原因是
A.位于向阳坡,光照更充足
B.温度更高,热量条件更好
C.地处迎风坡,降水更多
D.坡度更缓,土壤水份条件更好
11.据统计,1996-2006年,我国城镇人口平均增长4.46%,城镇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5.23%,2006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约是发达国家的1.58倍,由此可推断该阶段我国
A.城镇建成区城镇人口密度升高 B.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发达国家
C.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发达国家 D.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滞后于城镇空间扩张速度
12.城市功能分区对地价有很大影响。依据城市土地利用原理,推断右图中甲处最有可能建设为
A.矿区 B.奶牛养殖基地
C.商品粮基地 D.高新技术开发区
13. 某沿海地区1999年以来酸雨频率明显增加,其原因可能是该地区
A.降水增多 B. 第二产业比重上升 C.气候变暖 D.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14.1985年-2005年某地农业种植结构变化明显,据图推断,导致该地农业种植结构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需求 B.生产经验
C.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