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
摘要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广泛,不可否认,它有许多优势,如何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喜爱数学,可以创设问题情景设计,激起课堂高潮等。但同样也有认识上的误区,比如多媒体课件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和操作,多媒体的程序化让数学课堂成了“放映厅”等,所以一定要认识到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而不能代替教师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件
随着计算机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迅速普及,作为教育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它图文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展示了数学的本质和内涵,良好地改善了数学认知环境,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从而将数学课堂教学引入一个全新的境界。与一支粉笔一张嘴的常规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辅助教学确实有它独特的优势,可是,一旦惟其不可、缺其不行,那也必将走入一个新的误区。如何正确看待和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质,增强灵活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能力,便成为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有以下优势:
1、可以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喜爱数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远远超过老师督促与说教。因而,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在乐中求知。计算机应用教学,通过模拟丰富的色彩和不断变化的画面刺激学生的视觉,使之产生新鲜感;通过逼真悦耳的音响刺激学生听觉使之产生轻松感;并能做到声情并茂,融科技知识与艺术于一体,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如在轨迹教学中,把符合条件的点在屏幕上一点一点地闪动集合而成,生动形象,揭示了轨迹的特性;还如在函数图象的判断中,采用动画显示曲线或图表,使曲线自左飞入,然后按动画叠放次序播放,函数图象中几个变量X与对应值Y所得到的图表自动缓缓移入,让学生能够体会到自变量x与y的对应关系,加深了函数图象的特征的掌握。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也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2、可以创设问题情景设计,激起课堂高潮,培养创新意识。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人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为“疑问”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才能突现创新,因此,“问题”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创新学习的关键。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应用题,首先用多媒体计算机出示一幅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对行走的情境图,通过演示两人行走的方向,让学生认识两人怎样运动是相对而行、相背而行、相向而行,然后重点演示两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的情景:先闪动两人走过的路程,接着闪动相距的路程,直到变为一点,揭示这种现象就是“相遇”这个概念。由于多媒体计算机唤起了学生实际生活的环境,直观展示两人从出发到相遇的全过程,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研究、探索新知识的热情。
3、可以使学生发现性质,学会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用计算机上课,可以使面向学生的画面生动活泼,色彩鲜艳,声情并茂,学生被吸引去看去听,不由产生了积极主动的情感,这就改变了以往课堂上学生只能看黑板、听老师讲的单调的模式,使讲解更直观 、更清晰、更具吸引力,不仅使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加深了理解,而且长久难忘。如在讲二次函数Y=KX2的图象和性质,如果一个个不同的Y=KX2按K的大到小正到负逐个作出图象,常规教学需要时间多,效率又低;采用计算机作图,师生就可从图形的动态中,分析它的发生和变化过程,便能在短时间内由学生有目的的选择较多的函数图象演变的规律,发现归纳出它的有关性质,并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4、可以化静为动,使学生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把静、动、画结合起来,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直观生动地对学生的认识具有“催化”作用,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学得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逐步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例如,教学“圆的面积计算”一课时,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然后演示把一个圆涂成红色,提问:这是什么图形?看到圆想到什么?圆所围平面部分的大小叫什么?最后教师启发学生猜测联想,怎样把圆转化成一个已知图形计算?这时有的学生说把圆转化成长方形;有的学生说把圆转化成平形四边形;有的学生说把圆转化成三角形;还有的学生说把圆转化成梯形。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这样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教学情境,使学生学得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逐步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5、可以突破教学难点,发展学生思维 ,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既能提供直观形象和生动逼真的动态图像,发展学生的观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