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永宁街道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发布:2017-10-17约2.33万字共5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4 永宁街道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2.1.1工程地理位置及现状 本工程地质灾害治理点位于南京市浦口区永宁街道,现73853部队2号拦油池西侧,滑坡体中心坐标为东经118°3537.1,北纬32°072.33。 2015年6月强降雨过后,由于大量降雨条件下雨水难以及时流散,雨水下渗软化土体,使土体产生了滑动,滑坡体后缘可见明显下错变形裂缝,两侧滑坡边界裂缝明显,前缘冲进坡脚拦油池内,坡上挡墙及下部鹅卵石人行道均遭破坏。滑坡整体呈舌形,平面上呈“U”型滑面,深约3m,不稳定边坡整体长约25m,坡脚高程56m,坡顶高程68m,坡体坡度为25~30°,滑坡方量约1200m3。经对该滑坡体进行了应急地质灾害调查,现状下滑体仍处于缓慢蠕变过程中,受进一步降雨影响,雨水软化滑面及增加滑体容重,极可能进一步发生滑体的下滑变形及滑坡后壁的坍塌,影响边坡上部道路的安全和院内军事设施安全。因此,急需对本地质灾害点边坡进行整治。 2.1.2设计要求及工程规模 本着“安全可靠、合理可行、节约造价”的原则,综合确定抗滑桩,截水沟结合局部边坡修整和裂缝平整的治理方案。 一、考虑部队内部景观效果,坡面设置一道抗滑桩,布置于坡体的下部人行道路处,桩长约5~8m,并要求进入中风化岩3~5m,采用人工挖孔方桩,截面尺寸为1.5m×1.2m,桩间距约3m,布置桩区域总长度为28.5m,对坡脚剪出口滑坡进行清理,并对坡脚驳岸进行重新砌筑。 二、在滑坡后缘构筑截水沟,阻止地表水进入滑坡范围,在滑坡体范围内修筑排水沟,使地表水能迅速排出滑坡。 三、于边坡坡脚驳岸进行重新砌筑,防止抗滑桩前部土体变形。 四、夯填地表裂缝,以及后缘裂缝壁,以阻止地表水入渗地下,平整夯填时尽量保留坡表原有植被。 五、加强整个坡面绿化,恢复坡表草皮与绿化苗木等。 六、设置监测点,监测施工过程中及完成后边坡的稳定性。 七、工程规模 主要工程量: 表2-1 主要工程量 序号项目名称项目特征单位数量1抗滑桩1.2*1.5m,C35M3157.562冠梁C30M345.543砼截水沟C20M337.924清表平均30cm厚M2772.465整理绿化用地M2771.746鹅卵石路面M234.27坡脚块石驳岸M3608砖砌体拆除M3249铺种马尼拉M260010铺种高羊矛M217211栽植苗木棕榈、桂花、红叶继木各14株株422.2施工条件 2.2.1工程地质条件 一、区域地层分布特征 根据滑坡所在江浦区域地质构造图,各地层自上而下为: ①层素填土:灰黄色,黄灰色,可塑状态为主,局部软塑、硬塑,湿,以粘性土为主,夹植物根茎及少量石子、砖渣,堆积时间约5年,土质不均匀,未完成自重固结,场区大部分表层分布。 ②-1层黏土:褐黄色,可塑~硬塑,中低压缩性,含Fe、Mn质氧化物及高岭土,无摇振反应,土切面有光泽,韧性高,干强度高。本层自由膨胀率为69.6%,具有中等膨胀潜势。 ②-2层残积土:灰黄色,褐黄色,硬塑为主,局部可塑,中压缩性,大部呈粘性土状,夹少量粗砂、碎石,粘性土层可塑~硬塑,碎石含量约10%左右,粒径1~3cm不等,局部为直径为40cm的滚石,土质不均匀。无摇振反应,土切面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浸水极易软化。 ③层中风化石灰岩:灰白色,岩芯呈柱状和圆柱状,岩芯锤击不易碎。本层岩性较均一,强度较高。综合判定本层属较硬岩,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Ⅲ级。 二、滑坡场地地层特征 治理区位于低山丘陵地貌单元,勘查深度内的岩土层工程地质特征为:①层素填土,较松散,强度低,土质不均,为不良土层;②-1层黏土,以硬塑状态为主,局部可塑,中低压缩性,中高强度;②-2层残积土,硬塑状态,含较多碎石,局部粘粒含量高,遇水易崩解软化,为中低压缩性,中等强度;②层底部形成为本边坡的软弱结构面;③层中风化石灰岩,岩性不均,属较软岩,岩芯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可作为锚杆和抗滑桩设计的持力层。 三、土石可挖性分级 根据场地各层土工程地质特征,对本场地岩土层进行土石可挖性分级如下表2-2。 表2-2 土石可挖性分级 层号岩土名称主要工程地质特征土石等级开挖方法①素填土中等压缩性,中低强度Ⅰ可用锹挖②-1黏土中柢压缩性,中高强度、欠均质Ⅱ以脚连蹬数次才能挖动②-2残积土低压缩性,高强度Ⅲ必须用镐挖过才能用锹挖③中风化石灰岩中强度岩基、较软岩V风镐、爆破法开挖 2.2.2水文地质条件 一、场地地下水类型及其赋存特征 该区段内地势较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