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简答题汇总.pdf
仪器分析简答题汇总
仪器分析简答题汇总
1.影响紫外—可见光谱的因素p26
①共轭效应:共轭体系越长,π和π*轨道的能量差越小,最大吸
收波长越向长波方向移动,吸收强度增大。
②立体化学效应:指因空间位阻、跨环效应等因素导致吸收光谱
的红移或蓝移,并常伴随有增色或减色效应。
③溶剂的影响:主要是由溶剂极性不同所引起的溶剂效应。溶剂
极性越强,由π→π*跃迁引起的吸收带越向长波方向移动,而由
n→π*跃迁引起的吸收带则蓝移。
④体系pH的影响:在不同pH条件下,分子离解情况不同,而
产生不同的吸收光
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干扰及消除方法p37
干扰①干扰物质本身有颜色或与显色剂形成有色化合物,在测定
条件下也有吸收
②在显色条件下,干扰物质水解,析出沉淀使溶液浑浊,致使吸
光度的测定无法进行
③与待测离子或显色剂形成更稳定的配合物,使显色反应不能进
行完全
消除方法:①控制酸度;②选择适当的掩蔽剂;③利用生成惰性
配合物;④选择适当的测量波长;⑤分离
3.红外光谱法的特点及局限性p54
优点①分析特性好;②分析速度快;③重现性好,用量少
局限性;①有些物质不产生红外吸收,不用红外鉴定
②有些指纹峰不能指认,定性分析灵敏度、准确度低
4.产生红外吸收的条件p54
①辐射光子具有的能量与发生振动跃迁所需的跃迁能量相等
②辐射与物质之间哟耦合作用(分子振动必须伴随偶极矩的变化)
5.红外光谱法对试样的要求p70
①单一组分纯物质,纯度98%;
②样品中不含水,水本身有红外吸收,会严重干扰样品谱图;
③要选择合适的浓度和测试厚度,使大多数吸收峰透射比处于
10%~80%。
6.IR与UV-VIS的异同点
相同点:都是分子吸收光谱
不同点:UV-Vis是基于价电子能级跃迁而产生的电子光谱;主要
用于具有共轭体系的化合物的研究
IR则是分子振动能级跃迁而产生的振动光谱;主要用于振动中伴随
有偶极矩变化的有机化合物的研究
7.分子产生荧光必须具备的条件p91
①分子必须具有与所照射的辐射频率相适应的结构,才能吸收激
发光;
②分子吸收了与其本身特征频率相同的能量之后,必须具有一定
的荧光量子产
率
8.影响荧光强度的因素和荧光猝灭的主要类型p93
影响荧光强度的因素:①溶剂:溶剂极性的影响;②温度——低
温下测定,提高灵敏度;③pH值的影响;④内滤光作用和自吸收现象;
⑤散射光的影响:应注意Raman光的干扰
荧光猝灭的主要类型:①碰撞猝灭②静态猝灭③转入三重态的猝
灭④发生电荷转移反应的猝灭⑤荧光物质的自猝灭
9.荧光分析法的特点p97
①灵敏度高(提高激发光强度,可提高荧光强度),达ng/ml;
②选择性强(比较容易排除其它物质的干扰);
③试样量少,方法简便;
④提供比较多的物理参数
10.荧光分析法与UV-VIS的比较
相同点:都是分子光谱,都需要吸收紫外-可见光,产生电子能级
跃迁。
不同点:①荧光法检测的是物质经紫外-可见光照射后发射出的荧
光的强度(F),是发射光谱;
②UV-Vis法检测的是物质对紫外-可见光的吸收程度(A),是吸收
光谱;
③荧光法定量测定的灵敏度比UV-Vis法高
11.原子吸收光谱法的优点p130
①灵敏度高,检出限低;②准确度高;③选择性好;③操作简便,
分析速度;④应用广泛;⑤分析不同元素,必须使用不同元素灯;⑥
对于复杂样品需要进行化学预处理
12.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干扰及其消除p140
1、物理干扰:指试样在转移、蒸发和原子化过程中,由于其物理
特性的变化而
引起吸光度下降的效应。
消除方法:①稀释试样;②配制与被测试样组成相近的标准溶液;
③采用标准化加入法。
2、化学干扰:指被测元原子与共存组分发生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