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_MBM 007-2019结晶器铜板分层电镀技术规范.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Q/MBM
安徽马钢表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MBM 007—2019
结晶器铜板分层电镀技术规范
2019-12-17发布 2019-12-17实施
安徽马钢表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发 布
Q/MBM 002—2016
前 言
本标准编写遵循了GB/T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有关规定。
本标准由安徽马钢表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硕煜、丁贵军、周永、张龙、杭志明。
I
Q/MBM 002—2016
结晶器铜板分层电镀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结晶器铜板分层电镀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结晶器铜板分层电镀 (以下简称分层电镀)。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2332-2008 金属覆盖层 工程用镍电镀层
GB/T 1804-2000 一般公差 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 5270-2005 金属基体上的金属覆盖层 电沉积和化学沉积层 附着强度试验方法评述
GB/T 12611-2008 金属零(部)件镀覆前质量控制技术要求
GB/T 17394-2014 金属材料 里氏硬度试验
GB/T 10610-2009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 轮廓法 评定表面结构的规则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结晶器铜板
结晶器是连铸的核心部件,结晶器铜板作为连铸从液态钢水到凝固成固态坯壳的重要导热部件,其
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铸坯的表面质量、连铸机拉速等指标。熔融的钢水流经结晶器铜板,在外界冷却水
的作用下结晶成坯,并被引锭杆从结晶器中拉出。
分层电镀
由镍、镍合金在两种不同电镀技术条件下先后沉积而成的镀层体系。
4 要求
4.1 外观
主要表明上的电镀层应光滑且无明显缺陷,如有麻点、裂纹、起泡、起皮脱落、烧焦和露镀。
4.2 镀前加工
将铜板表面疲劳层去除,按分层电镀图纸要求将下口向上到上口300mm处加工成斜面,加工完成后
表面做着色探伤。
4.3 镀镍
1
Q/MBM 002—2016
4.3.1 镀液成分:氨基磺酸镍500g/L、氯化镍12g/L,硼酸30g/L;
4.3.2 镀液温度:52℃;
4.3.3 电流密度:电流密度3A/dm²;
4.3.4 电镀时间:48小时。
4.4 镀镍后加工
应用专用加工工装,将铜板表面加工达镍镀层图纸要求。
4.5 镀镍合金
4.5.1 镀液成分:氨基磺酸镍600g/L、氨基磺酸钴300g/L、氯化镍12g/L,硼酸30g/L;
4.5.2 镀液温度:52℃;
4.5.3 电流密度:电流密度3A/dm²;
4.5.4 电镀时间:72小时。
4.6 结晶器铜板成品加工
将结晶器铜板按图纸要求进行加工,加工后保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