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开题报告:数智时代“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docx
教育科学规划2025年度重点课题申报书、课题设计论证
求知探理明教育,创新铸魂兴未来。
《数智时代“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名称:数智时代“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课题来源:教育部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课题类型: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
课题负责人及主要成员:张华(课题负责人),李明、王丽、赵刚(主要成员)
课题申报时间:2023年5月
预计完成时间:2025年12月
二、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数智时代的到来,教育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在这一背景下,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教学能力成为当务之急。本课题旨在研究数智时代“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策略和方法,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内研究现状: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研究逐渐增多,主要集中在教师培训、课程改革、教学评价等方面。然而,对于数智时代背景下“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学者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研究较为成熟,主要集中在教师专业发展、教学策略、教育技术等方面。在数智时代背景下,国外学者关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如何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
发展趋势:未来,随着数智时代的深入发展,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研究将更加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化、多元化。
四、课题研究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本课题旨在探讨数智时代“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策略和方法,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研究内容:
(1)分析数智时代对“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
(2)梳理国内外“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成功经验;
(3)构建数智时代“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理论框架;
(4)提出数智时代“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实践策略;
(5)设计数智时代“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培训课程。
五、课题研究方法与路径
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行动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研究路径:
(1)收集和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数智时代“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研究现状;
(2)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提炼成功经验;
(3)基于成功经验,构建数智时代“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理论框架;
(4)结合理论框架,提出数智时代“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实践策略;
(5)设计数智时代“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培训课程,并在实践中进行验证。
六、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与形式
预期成果:
(1)形成一套完整的数智时代“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理论框架;
(2)提出一套有效的数智时代“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实践策略;
(3)设计一套实用的数智时代“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培训课程。
成果形式:
(1)研究报告:详细阐述数智时代“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理论框架、实践策略和培训课程;
(2)学术论文: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相关研究成果;
(3)培训教材:编写数智时代“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培训教材;
(4)实践案例:总结数智时代“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成功实践案例。
七、课题研究的进度安排与人员分工
进度安排:
(1)2023年5月-2023年8月:收集和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研究现状;
(2)2023年9月-2023年12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提炼成功经验;
(3)2024年1月-2024年4月:构建数智时代“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理论框架;
(4)2024年5月-2024年8月:提出数智时代“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实践策略;
(5)2024年9月-2024年12月:设计数智时代“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培训课程,并在实践中进行验证;
(6)2025年1月-2025年12月:撰写研究报告,整理学术论文,编写培训教材,总结实践案例。
人员分工:
(1)张华:负责课题的总体设计、进度安排和人员分工,以及研究报告的撰写;
(2)李明:负责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收集和整理,以及案例的分析和提炼;
(3)王丽:负责数智时代“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理论框架构建;
(4)赵刚:负责数智时代“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实践策略提出和培训课程设计。
八、课题研究的经费预算与设备需求
经费预算:
(1)文献资料费:5万元;
(2)调研差旅费:10万元;
(3)培训课程设计费:15万元;
(4)设备购置费:10万元;
(5)其他费用:5万元;
总计:45万元。
设备需求:
(1)计算机:5台;
(2)投影仪:2台;
(3)打印机:2台;
(4)数码相机:1台;
(5)录音笔:2个。
九、参考文献(略)
本课题将严格按照教育部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