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应用人脸识别技术的法律风险与规制研究.pdf
第4期总第123期南南京医科大学学报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社会科学版))
2024年8月JournalofNanjingMedicalUniversityJournalofNanjingMedic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SocialSciences))·369·
医学人文
医疗机构应用人脸识别技术的法律风险与规制研究
12
张瑞,班艺源
1.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23;2.山西大学法学院,山西太原030012
摘要:人脸识别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医疗机构运营管理效率,同时也伴生了潜在的技术应用与
法律风险。在主体合规层面,医疗机构并不是应用人脸识别技术的天然合规主体;在具体实践中,
置身视频监控人脸识别设备审视下的医生的诊疗自主性存在被侵蚀的风险;在信息权利的保障
上,患者相对人的知情同意权也有被实质架空的风险。这就意味着必须针对法律风险完善相应的
规制进路:强化医疗机构应用人脸识别技术的合规性,区分人脸识别技术在医疗机构应用的不同
场域,切实保障患者相对人的知情同意权利等方面着手补充。
关键词:数字时代;人脸识别技术;医疗机构;规制困境;知情同意权
中图分类号:R-0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0479(2024)04-369-006
doi:10.7655/NYDXBSSS240244
随着医疗机构在医疗、服务、管理“三位一体”服务影像的事实对比,同步在线监控。
智慧医院建设的不断推进,人脸识别技术在“智慧其间,应用人脸识别技术情境下患者大量的个
服务”“电子病历”“智慧管理”等应用领域发挥了重人信息(如姓名和身份信息,人脸虹膜等生物学信
要作用。具体来说,从身份验证、预约挂号和自主息,病史病症和就诊记录等隐私信息)被收集到人
缴费,到就诊检查、打印报告和医保结算,人脸识别工智能的算法数据库中进行数据分析、人脸比对和
技术通过综合运用生物识别、人工智能比对、大数算法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医疗机构应用人脸识别
据算法等技术要素,广泛地应用于全过程的医疗场技术确实存在着一定事实争议和法律风险。例如,
景。2020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人脸信息泄露风险、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不透明带来
体制改革2020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鼓励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