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井下导线短边测量误差分析.doc

发布:2017-08-05约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井下导线短边测量误差分析 谭新民 梁树吾 摘要:本文通过对《测量规程》中按短边测量规定达不到相应精度要求的分析,得出了适合特定矿区的短边测量方法及结论。 关键词:导线 短边 测量误差 精度 前言 井下导线测量常遇到15米以下的短边,在短边测量中,测量的主要误差是测角误差,因此在《测量规程》中对短边的测角对中次数和测回数都做了规定。在《煤矿测量手册》中指出15″、45″导线遇有15米以下的短边时,按规定进行对中以后,仍可能达不到相应的精度要求。因此有必要结合各矿山自己的具体情况对不同边长的对中和测回数进行分析,到寻找到满足本矿测量精度要求的测角方法。 2.误差分析 测角误差主要包括仪器系统误差、测角方法误差和对中误差。对于J2级以上的仪器,仪器系统误差可采用测量方法减小或忽略不计,测角方法误差和对中误差是测角误差的两大重要误差来源,现对测角方法误差和对中误差分析如下: 2.1测角方法误差 测角方法误差 mi=± ① ①式中: n为测回数 mv为照准误差,其值为±100”/望远镜放大率v m0为读数误差,其值为± ② ②式中:t 为最小读数值; L为读盘上最小格值经显后的宽度; D为读盘最小格值; ρ值为206265; ` 2.2对中误差 对中误差me=±) 式中:e为对中线量误差 α为导线边长 ρ值为206265 设前后视边长相等,对中线量误差e一样大,则一测回的测角中误差为: me=± 则采用D次对中C次测回时水平角平均值中误差为: mβ平=± 3.短边测量误差分析 3.1实测成果 表1为《测量手册》中根据全国多个矿山共计3631条导线的实测资料综合统计的成果,并不适合于每一个矿井使用。而观测15″导线时使用J2型光学经纬仪按《测量手册》所示为测角方法误差m1=±3″,对中误差e=0.7mm,误差比一般仪器小。现根据我矿实际情况对该表重新计算,并把边长划分到每3米为一个估算之间,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按测量手册计算的成果 距离α (m) Mi (″) E (mm) 对中次 数D 测回次 数C M一测回 (″) M平 (″) 3 3.3 0.7 3 3 83.4 48.1 6 3.3 0.7 3 3 41.8 24.1 9 3.3 0.7 3 3 28.0 16.2 12 3.3 0.7 3 3 21.1 12.2 15 3.3 0.7 3 3 17.0 9.8 18 3.3 0.7 2 2 1403 10.1 21 3.3 0.7 2 2 12.4 8.7 24 3.3 0.7 2 2 10.9 7.7 27 3.3 0.7 2 2 9.8 6.9 30 3.3 0.7 2 2 8.9 6.3 M平为根据《测量规程》规定的对中数,测回数测得的角度平均值的测角中误差。 C为达到相应测角精度实际所需的测回数,(为计算方便测回数是指对中一次观测一测回,若N=3则进行三次对中,观测三个测回)。 45″导线使用J6型光学经纬仪,按《测量手册》中所示为测角方法误差m1=±5″,对中线量误差e=1.0mm,误差比一般仪器小,现根据我矿实际情况重新计算,并把边长划分到每3米为一个估算之间,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实际观测计算的成果 距离α (m) Mi (″) E (mm) 对中次 数D 测回次 数C M一测回 (″) M平 (″) 3 5.4 1.0 2 2 119.2 84.3 6 5.4 1.0 2 2 59.8 42.3 9 5.4 1.0 2 2 40.1 28.3 12 5.4 1.0 2 2 30.3 21.4 15 5.4 1.0 2 2 24.4 17.3 18 5.4 1.0 1 2 20.6 20.2 21 5.4 1.0 1 2 17.8 17.4 24 5.4 1.0 1 2 15.8 15.4 27 5.4 1.0 1 2 14.3 13.8 30 5.4 1.0 1 2 13.1 12.5 3.2成果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用J2仪器测量,15″导线边长等于或大于27米时按《规程》规定的测回数可以达到精度要求,小于27米的边必须增加测回数才能达到相应的精度要求。用J6仪器测量45″导线,边长等于或大于25米时,按《规程》规定的测回数可以达到精度要求,若是2次对中测2测回,则边长为17米就能达到精度要求,所以对于短边测量在实际工作中的应尽量避免,实在避免不开,对于45″导线来说,导线线路选择余地大,应避免拐弯半径小的弯道,尽量拉长短边。由表1计算可知:对中误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