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的基本特研究.doc

发布:2017-06-26约4.23万字共6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天津工业大学 毕业论文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的 基本特性研究 姓 名 童芳林 学 院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 李 阳 职 称 讲师 2013年6月2日 附表1 天津工业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论文题目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的基本特性研究 学生姓名 童芳林 学院名称 电气学院 专业班级 电气094班 课题类型 论文类 课题意义 在无线数据传输技术日益普及之时,无线电传输也使在未来的生活中摆脱那些纷乱的电源线成为可能,并且它对于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解决未来能源短缺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无线电传输主要应用于生物医学、交通运输、机器人的驱动、电池充电等,如果能研发出大功率、远距离的无线能量传输装置,将有可能引起能源领域一场变革。 本课题主要基于磁耦合谐振的最新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基本特性研究,包括频率特性、距离特性、方向特性等。通过对该技术的基本特性分析与研究,掌握其传输的规律,力图使电能具有较大的传输容量和较远的传输距离。为该技术的产业化提供支撑。 1、课题调研,实习,查中、英文资料 (1~3周) 2、学习无线输电技术,电磁耦合等相关知识 (4~6周) 3、频率特性研究 (7~8周) 4、距离特性研究 (9~10周) 5、方向特性研究 (11~12周) 6、撰写毕业设计论文 (13~1周) 7、答辩 (1周) [1] 杨庆新,陈海燕,李建贵.基于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可分离变压器传输性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07,22(Sup.1):107-110. 起止日期 2013年2月25日至2013年6月7日 院长 教研室主任 指导教师 附表2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表 姓名 童芳林 学院 电自学院 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电气094 题目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的基本特性研究 指导教师 李阳 与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情况、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 有线电能传输由于存在诸如产生接触火花,影响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甚至引起爆炸,造成重大事故等弊端,因此一种安全、方便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便成为科学家们最迫切的追求。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始1889年的美籍克罗地亚裔物理学家特斯拉的研究,并且在无限探求下,2007年MIT的科学家提出了磁耦合谐振式的无线电能传输原理并成功利用该理论在2m范围内点亮一个60W的灯泡。于是,电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无线能量传输技术迅速发展起来,并在无线能量传输领域引起巨大的反响。本课题将对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的频率、距离和方向这三个基本特性对电能传输的功率和效率的影响进行研究,此研究将对该技术今后在电动汽车、航空航天、油田矿井、水下作业、电器、医疗器械等领域打下坚实基础,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二、进度及预期结果: 起止日期 主要内容 预期结果 查阅期刊文献,收集资料。 学习频率特性。 学习距离特性。 学习方向特性。 实验测试与证明,并获取数据。 撰写论文、修改论文。 答辩。 了解课题; 掌握频率特性; 掌握距离特性; 掌握方向特性; 结果与理论一致 完成论文。 完成答辩。 完成课题现有条件 审查意见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学院意见 主管领导: 年 月 日 附表3 天津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阅表 (论文类) 题目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的基本特性研究 15 有必要的数据、资料支持,数据、资料翔实可靠,得出的结论有可验性。 15 论文有独到见解或有一定实用价值。 10 合计 100 意见及建议: 评阅人签名: 年 月 日 附表4: 天津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考核表 学生姓名 童芳林 学院名称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专业班级 电气094班 题目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的基本特性研究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2.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评语及成绩: 答辩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