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媒体教学_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_课题申请·评审书 2.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题设计论证(限2000字内)
1、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2、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1、研究目标:
我们拟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为突破口,通过调查研讨专家咨询等方式,对教学进行科学性优化,并进行实践性检验,最终探究出一套的科学教学方案.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对校进行现状调查,
对调查材料进行研讨分析, 以数学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探究出一套的科学教学方案在小范围内对研究反感进行实践性检验,
研究主要是行动研究法,时个案分析法经验总结法文献中书法试验调查法等多种方法
三、研究假设:
本课题的研究假设是:以我校现高一、5班和高一、6班的数学课堂为突破口,通过个案分析、经验总结、调查问卷、专家咨询等方式掌握课堂现状,并通过课堂教学的研究,拓宽课堂科学教学的研究渠道,更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对科学教学模式进行系统探讨,从中探讨出适合本地区教学环境的课堂教学方式,进一步完善学生实效学习、教师实效教学的科学教学策略实践体系,并进一步实现学生在课堂科学教学过程中的最大吸收率、师生在教学互动过程中的最高达成率的研究目的。
四、拟创新点:
1、以学生为主体,针对高中数学教学特点,在学生延续性学习上多设激励点。
2、对激励点的研究不囿于师生教学行为,而是兼顾实物环境、心里规律等其他因素。
3、在激励教师进行超越性课堂教学上,根据现状,初步进行学科嫁接(学科合作),如数学+信息技术=用信息技术武装数学课堂教学,实现双赢。
4、在调查手段上,尝试通过角色模拟,研究学生的行为趋向。
五、本课题的研究实施步骤:
1、课题的准备阶段(2010年7月—2010年9月)
按课题内容安排,成立课题组
分解课题,制定课题具体实施方案,并提出可行的研究方案。
撰写开题报告,召开开题研讨会,安排相关任务
2、实施阶段(2010年9月—2013年1月):
(1)课题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展开课堂有效性教学研究。
(2)通过调查问卷、个案分析、经验交流等渠道逐步展开课题的研究。
(3)课题阶段性检查和总结
(4)展示发表阶段性研究成果
(5)根据情况及时调整研究方案
(6)根据情况对部分课题研究成果进行实践性推广 可另加页
五、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限1500字内)
1、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
2、主要参加者的学科教学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
3、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配套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 今年来,我校先后承担了一系列全国或省级重点规划课题,某些课题已处于结题阶段,通过这些课题的研究,培养了一支教育科研的精良队伍,全校也形成了教育科研的浓厚气氛,特别是年轻教师,通过科研,个人业务能力提升很快,有的青年教师毕业5年就获得多项省级、国家级荣誉,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
本课题的研究成员都是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学历都是本科,且都是专业一致。课题成员都是工作上积极认真,思想上要求积极进步,事业心强,有奉献精神,忠诚与党的教育事业。本课题由学校数学教研组组长申雄老师参与,由 共同协作。这几位教师彼此之间非常了解,工作上配合默契,总能很好的完成教学及教研任务。其中,梁长会同志还担任高一级部副主任的职务,在全校师生中威望极高,在以前负责的课题中均取得了优秀的研究成果;成员中还有老师曾参加过多本教辅用书的编写工作,获得了宝贵的经验。
在以往的教学实践和教育科研过程中,学校领导和老师们都深切地体验与感悟到学校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离不开教育科研。我们已经进行了青年教师培养和发展以及改进教师课堂教学的研究,特别是实效性研究。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学校领导向来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并以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作为学校办学的理念之一,学校负责数学教学科研的教研员亲自担任本课题的负责人,对本课题的研究做直接、有效的筹划、组织和协调、领导。无论从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还是研究时间和研究人员的保障等,都给予充分的优先考虑。
研究资料:
实验仪器设备:
我校各办公室均配备了高配置的电脑,最近又配备课题组成员个人电脑全部接入因特网,并建立了个人学校每学期都投资购置各种电教软件和各种课堂教学实录等。所在单位条件:
推荐人意见
不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申报者,须由两名副高职称的专家推荐。推荐人须认真负责地介绍课题负责人的专业水平、科研能力、科研态度和科研条件,并说明该课题预期成果的可能性。
第一推荐人签名: 专业职称: 研究专长: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