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4第四章存货解析.ppt

发布:2016-11-08约5.12千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存货 第一节 存货概述 一、存货的概念和分类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或者仍处在生产过程,或者在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将被消耗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库存的、加工的、在途的各类材料、商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按存货在施工过程中的作用和存放地点不同,可分为以几类: (1)原材料 (2)在途物资 (3)周转材料 (4)委托加工中的存货 (5)在建工程 (6)在产品和产成品 二、存货的计价 存货计价主要是利用货币形式进行价值核算。存货计价可以分为按照实际成本计价和按计划成本计价两种方法。 (一)存货按实际成本计价 存货按实际成本计价是指材料物资的收发及结存均按存货收入时发生的实际支出计价。 1.收入存货实际成本的确定 (1)外购存货的实际成本 外购存货的实际成本包括下列各项: 1)买价 2)运杂费 3)税金 (2)自制存货的实际成本 按制造过程中的各项实际支出计价,包括耗用材料的实际成本、支付的工资和其他费用。 (3)委托加工存货的实际成本 按委托加工过程中的各项实际支出计价,包括加工中耗用的存货实际成本、支付的加工费用和为加工存货支付的往返运杂费等。 (4)投资者投入存货的实际成本 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格计价,即以合同或协议价格计价。 (5)接受捐赠存货的实际成本 如果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据(如发票、报关单、有关协议)的,按凭证上标明的金额加上有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如果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的,则按同类存货的市场价格作为实际成本。 (6)盘盈存货的实际成本 按同类或类似存货的市场价格作为实际成本。 2.发出存货实际成本的确定 (1)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指以先收入的存货先发出为假定前提,按收入存货的先后顺序及它们的实际成本,确定各批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的计价方法。采用这种计价方法应在材料明细账中逐笔登记收入的每一批存货的数量和单价。发出存货时,其单位成本要按照库存存货中最先收入的那批存货的实际单位成本计价。如果发出存货的数量较大,跨两批或三批存货时,那么该批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就应由几种价格组成。 (2)加权平均法 又称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是以存货的数量作为权数,于月末计算出该种存货的平均单价,并以此平均单价计算本月发出存货和期末结存存货实际成本的一种计价方法。 采用加权平均法,日常收到存货时应按数量、单价和金额记账,而对于本期发出的存货,平时只登记数量,不登记单价和金额。 (3)移动平均法 移动平均法是指用以前结存存货数量与本期收入存货数量之和作为权数来计算发出存货的平均单位成本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企业每收到一批存货,就重新计算一次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价,并以此来计算在下一次收到存货之前各批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4)后进先出法 后进先出法是指以后收入的存货先发出为假定前提,按收入存货的先后顺序,依据后进先出的原则,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的一种计价方法。这种计价方法,与先进先出法相反,是一种体现谨慎原则的方法。 (5)个别计价法 又称分批计价法,是以某批存货收入的实际单价作为该批存货发出单价的一种计价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存货保管时,应按收入存货的批次分别存放保管,以便准确辨认并计量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这种方法适用于使用数量少而价格昂贵的存货。 采用实际成本计价,可以直接计算各种库存存货及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核算结果基本符合实际,能够比较准确地核算工程或产品成本中的材料费和材料资金的实际占用额。但是,存货实际成本的变动,使材料收发核算的工作量比较繁重,计算手续复杂,往往影响核算的及时性。因此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方法一般适用于规模小、存货品种规格较少、收发料次数不多的建筑施工企业。 (二)存货按计划成本计价 存货按计划成本计价是指存货的收、发及结存均按事先对每项存货制订的计划单价进行计价。 采用计划成本计价:①企业要制订各种存货的计划成本目录,存货计划成本的构成内容应与实际成本相同。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应以地区材料预算价格为计划成本。存货计划成本确定后,企业的有关部门必须统一使用,在年度内一般不变动,以利于存货的计价;②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额,作为“材料成本差异”单独组织核算;③在月末要将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加上(或减去)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调整为实际成本。 三、存货数量的确定 企业存货的数量需要通过盘存来确定,常用的存货数量盘存方法主要有实地盘存制和永续盘存制两种。具体内容详见第二章第六节。 建筑施工企业可根据存货类别和管理要求,对有些存货实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