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2316工作面通风系统设计.doc

发布:2018-04-17约3.43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八章 通风设计 第一节 通风系统 根据工作面瓦斯涌出情况,本工作面采用“一进一回”的“U”型通风系统(即轨道巷进风,皮带巷回风)。根据掘进工作面期间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15 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1m3/t,采用“U”型的通风方法可以治理瓦斯,故不采用瓦斯抽放,工作面不设置专用排瓦斯尾巷(公司已于2006年3月批准)。 风流方向如下: 1、新鲜风流: 付立井 地面→ →910北大巷→北三暗斜井→北三皮带上山→22316 付斜井 转运巷→22316皮带巷→工作面 2、污风风流: 工作面→22316轨道巷→22316轨运巷→22316运输联巷→北三轨道上 山→北三总回风巷→北二轨道上山→北二回风斜井 附:22316工作面通风系统图 第二节 风量计算 1、按瓦斯涌出量配风: 根据《西山煤电股份公司矿井风量计算及通风能力核定细则(试行)》,该工作面风量计算如下: Q采回=100×q采×KCH4 q采=参照邻近22306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15 m3/min KCH4=1.2 (不均衡系数取1.2) Q采回=100×2.15×1.2=258m3/min 2、按工作面温度选择适宜的风速进行配风 Q采=60×V采×S采×K=60×1.2×4.3×2.26×0.7=490 m3/min 式中: V采---------工作面适宜风速 V采=1.2 m/s S采---------采煤工作面的平均断面 m2 K-----------工作面通风有效断面系数 取0.7 3、按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 Q采=4N=4×60=240 m3/min 式中: 4-------每人每分钟所需最低风量 m3/min N-------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 人 4、根据以上计算,工作面需风量暂定为:490m3/min 5、风速验算 15×4.3×2.26<490<240×4.3×2.26 146<490<2332 6、结论 工作面需要配风量为490 m3/min 第三节 阻力计算 区段 位置 风量 (m3/s) 风阻 ×102(N.S2/m8) 阻力 (Pa) 累计阻力 1-2 付斜井 44 3.71 71 2-3 井底车场 60 0.4 14 3-4 管子道 22 3.9 18 4-5 910北大巷 66 7.36 320.6 5-6 910北大巷 41.6 3.45 59.7 6-7 北三暗斜 41.6 3.26 56.4 7-8 北三皮带上山 15 9.8 22.0 8-9 22316进风 8.1 69 45.2 9-10 工作面 8.1 21.3 13.9 10-11 回风 8.1 50.2 32.9 11-12 北三轨道上山 41.6 3.7 64.0 12-13 北三回风 41.6 9.12 157.8 13-14 北二轨道上山 64 2.25 92.15 14-15 北二回风斜井 66 1.18 51.4 合计 1019.05 22316工作面初采时由北二主要通风机负担,经计算该工作面初采时北二主要通风机的通风阻力为1019.05Pa,风机在工况点上运行,故能满足矿井安全通风的要求。 第四节 监测、监控设计 采用重庆煤科院生产的KJ-90监控系统。在22316转运巷进风段安设一台中分站,分站的电源取自专供电源,确保分站能连续监测、监控,用屏蔽通信电缆与中心站连接。该工作面在轨道巷安装2个瓦斯传感器; 在原22306皮带巷防火墙处安设CO传感器1个;在22316巷口处安装1个馈电传感器1个。瓦斯电闭锁装置:分站有一组常闭接点与北三变电所22316供电高压开关的常闭接点用电缆连接,当瓦斯超限时,切断22316整个工作面的非本安型电器设备。 附:22316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图。 一、工作面传感器的安设设计 工作面设计安设瓦斯监测传感器二个,具体规定如下: 1、工作面T1:设置在轨道巷距工作面煤壁≤10m处 报警浓度:≥1.0% CH4 断电浓度:≥1.5% CH4 复电浓度:<1.0% CH4 2、回风巷T2:设置在转运巷距运输联巷10---15m处 报警浓度:≥1.0% CH4 断电浓度:≥1.0% CH4 复电浓度:<1.0% CH4 二、T1、T2断电范围:22316工作面及其皮带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不得自动复电,符合规定后方可人工复电;要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