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B3栋坡屋面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doc

发布:2018-03-10约1.99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B3栋坡屋面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项目由9栋C型(四层)、5栋B型(三层)、2栋D型(二层)、4栋A型房组成,B、C、D三种房型均为多层砖混坡屋面结构,屋面坡度为50度,属于坡度较陡的类型,施工难度大,难度尤其表现在混凝土浇筑方面。 二、施工方案 浇筑时采用商品混凝土、汽车泵输送、插入式振动泵进行振捣,局部地区采用短钢筋插振,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12cm左右。 三、施工部署 (一)施工准备 A、技术准备 1、与混凝土供应厂家共同把好配合比关。严格控制坍落度,同时留置好试块。 2、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对模板、钢筋等项目进行复检和隐检,并进行质量评定,必须在钢筋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达到优良后才能签发混凝土浇灌令,复检的主要内容是安装后模板的外形、几何尺寸、标高、位置,隐检是对钢筋骨架、网片、保护层厚度、预埋件、插铁、预留洞等进行检查,防止遗漏,避免差错,防止事后找凿返工的质量通病。 3、控制混凝土以最短的时间从生产厂家运至施工现场。浇捣时设专人管理指挥,作好施工协调工作,保证混凝土浇捣的连续性。 B、人员准备: 1、为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建立上下指挥制度,并安排管理人员值班,具体分工布置如下: 总体协调指挥: 李效成、田为珊 质量总控制: 朱志君 具体指导操作: 钱国峰 坍落度控制及试压块制作: 周 春 现场操作监控: 王元山、刘金忠 现场收料及记录: 卢铁山 搅拌站联系: 储开育 水平及轴线控制: 罗永彬 2、混凝土浇注时安排专人进行护模、护筋工作,观察模板、支架、钢筋和预留洞口的情况。 护筋负责人: 荀宝华; 护模负责人: 陆国兵。 3、因为混凝土浇注必须连续性作业,作业安排时安排两班人员进行施工,以充分保证混凝土的连续作业。 C、物资准备 1、配备齐全必须的振动机械设备,振捣施工作业必须按有关规定执行。振捣的方法、顺序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 2、根据混凝土浇筑顺序,搭铺架空作业走道板,板宽2m左右,据现场需要专人搭、拆,严禁职工在成型钢筋上踩踏。 3、施工用电的准备:机械施工用电主要是振动泵现场使用及维修用电。所有用电均可以从现场配备的配电箱内接引通过手提小电箱架空引至浇筑区域,但施工用电必须由值班电工专门负责,禁止操作工人随意移动。 (二)质量控制点 ——检查混凝土生产厂家提供的配合比单是否符合要求。 ——混凝土试块的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必须符合有关规定要求,评定混凝土强度是否满足要求。 ——检查浇捣拆模后的混凝土是否有裂缝、蜂窝、孔洞、主筋露筋、缝隙夹渣层。 ——检查轴线、标高、截面尺寸、垂直度、表面平整度、预留孔洞中心位移。 四、施工方法 1、确定施工程序,屋面混凝土按两步浇筑的方法进行,首层混凝土覆盖下层钢筋及填充上下层钢筋的间隙,次层混凝土主要用于找平和找坡。浇注前,为避免混凝土冲击力过大把下层钢筋顶起,将屋面板下层钢筋在保护层垫块处用铁钉按一定的间距固定在模板上。因为上下钢筋网片间为控制厚度用马凳垫起,混凝土浇注时可能会出现马凳移动或倾覆,钢筋工护筋时提前将马凳处上下钢筋固定牢靠,并随时修整钢筋。 2、因为柱梁板同时施工,浇筑时先由柱开始,柱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震动泵,振捣遵循快插慢抽的施工要求至混凝土表面不再沉降为止。下料时控制高度,以避免离析现象的产生。板采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平板震动器分拖拉式和手提式,拖拉式用于大面积表面振捣、手提式用于小范围的混凝土修整及阴角修坡。 3、首层混凝土浇筑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振捣,待混凝土开始收浆时补充次层混凝土,两次混凝土的间隔时间视天气气温,一般以首层混凝土不再沉落为宜。 4、次层混凝土补充完毕即进行表面粗平工作和棱角的初步到位。混凝土表面收浆后立即开始二次找平和棱角的修整到位,找平时用木蟹一步一步的往前移动,因为屋面混凝土的坍落度小,找平工作必须认真细致,一丝不苟。屋脊和坡板交接处拉通线用铝合金刮尺抽缝,保证做到阳角挺拔、阴角顺直。 5、二次找平完成后用铁板将混凝土表面压光并用塑料笤帚拉毛,拉毛从上往下,方向一致,不得出现垂直缝和斜向缝。 6、为有效控制混凝土的厚度,下料完成粗平时用钢筋垂直模板方向插入量取高度,多退少补,为水平的更好控制做好准备工作。 7、屋檐口线条振捣采用短钢筋插振,振捣间距不大于100mm。 8、找平工作完成后因天气气温低必须作好保温工作,可在混凝土表面覆盖麻袋片或草芯子。 五、浇筑过程中的要素控制。 1、控制混凝土运输车到达施工区的时间 2、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粗骨料粒径及水灰比。 3、控制下料的覆盖范围和一次下料的方量 4、控制首次层混凝土填充和找平时间 5、控制振捣的顺序和间距 6、控制阳角和阴角的抽缝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