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和网格化工作浅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社区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和网格化工作浅析
**社区建设的主要问题、对策及
社区是居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社会管理的基础单位。城区社区,是宏观城市社会的缩影,是城市最重要的社会组织形式,是城市工作的重要抓手。加强社区建设是新形势下创新社会管理、实现科学有效社会管理的基本途径。近年来,县政府对社区建设十分重视,提出重点推进社区精细化规范化建设目标。目前**共有15个社区,辖97个居民小组,4.7万户,约24万人,管辖范围约21平方公里。城区社区居委会作为城区居民的自治组织,在居民自治和服务工作中发挥了“主心骨”、“稳定器”、“护城河”、“连心桥”、“垫基石”等重要作用。
然而在现实工作中,我县城区社区工作当前还面临着四大突出问题:一是社区干部待遇低,人员工资主要靠自筹。近年来,县政府每年向社区有一定财政拨款,平均到每个社区虽有近6万元,但用作人员工资、办公费用、工作经费和社区建设等多方面就明显不够。当前社区人员工资最高的1000元/月,最低的只有400元/月。待遇低,自筹压力大,严重影响工作积极性,难以吸引优秀人才和留住年轻干部。二是社区工作任务重且多,“行政化”倾向严重。目前,城区每个社区居委会只有6名工作人员,却承担着基层党建(基层组织建设、党员教育培训与管理、政协委员进社区、社区“两委”换届、社区网格化管理等)、综合治理(宣传法律法规、矛盾排查、纠纷调解、应对突发事件、社区矫正、消防禁毒反邪教宣传、重点人口监管、安全感满意度、治安保险费征收等)、计生卫生(信息摸底、查体节育、打击“两非”、抚养费征收、证件办理、社区卫生服务站、宣传组织义务献血、医保费征收、‘两癌’普查、发放避孕药具、教育培训、基层基础建设等)、民政事务(城市低保、农村低保、优抚救济、住房补贴调查受理、廉租房和公租房调查受理、危房监管、特困对象调查救助、灾情报告与核灾、街巷路命名及发放门牌、福利彩票销售等)、普查统计(户籍管理、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小进限’、“个转企”等)、人民武装(组建民兵组织、开展民兵整组训练、组织各种应急活动、兵员征集、人民防空等)、信访维稳(信访人员稳控、信访事项处理)、安全生产(辖区内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报告、参与安全事项建设等)、招商引资(为县内各大型引资企业招工等)、城镇土管(背街小巷道路硬化美化绿化、房屋拆迁、城区下水管道疏通及矛盾协调、违法建筑巡查报告、配合拆违等各类执法)、文明创建(清理城区卫生死角、配合开展四城同创活动、组织各种文艺活动、指导成立小区业主委员会等)、妇女残联工会群团(妇女工作、工会工作、群团工作、关工委工作、残疾人调查与救助,残疾人就业、有关矛盾协调等)、劳动保障(失业人员再就业、岗前就业培训、40、50人员登记、80岁老人补贴登记、组织退休人员开展活动等)、文化娱乐(建立文化站图书室市民文明学校、开展各类社区文体活动,如琴棋休闲、书画展览、广场舞龙狮舞比赛、各类体育比赛等)等近20个大项、100多个小项的工作事项(具体事项附后)。凡事不分内外巨细,都往社区这个“筐”里装,居委会成为政府和职能部门的“腿”。三是社区工作经费无保障,全靠居委会“想办法”。由于社区共建帮扶和工作保障等机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各项办公经费和工作经费严重不足,仅计划生育这一项工作就花费社区居委会60%左右的时间精力,每年承担计生支出平均在4万元以上。既要做事,又要筹钱,社区干部苦不堪言,即有“三头六臂”也难担当如此重任。四是社区范围界址不明确,工作责任难落实。当前城区由于行政区划调整,兴国镇、经济开发区和城东新区的地理范围界址不清,交叉重叠的地方较多,同时现有社区之间的界限范围也不十分清楚,甚至有“飞地”,导致任务不清,责权不明,面对计生、维稳、拆迁等问题纠纷,就存在扯皮推诿现象。同时有的社区规模过大,不便管理。
鉴此,为推进社区规范建设,我们强烈建议:一是将城区社区居委会干部工资和办公经费全额纳入县财政预算,及时足额发放。城区社区居委会是一个服务单位,既无经济实体,又无收费项目,其人员工资和办公经费必须全额纳入县财政预算。人员工资标准不得低于上年度**县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建议按职级核定在1200-1800元/月的范围内,并适度调整。另要落实养老、医疗“两险”,有条件的社区逐步落实住房公积金政策。经测算,目前城区15个社区,社区干部90人,每年共需预算人员工资160余万元,请县政府纳入财政预算。另外,社区居委会办公经费也要按标准预算和及时拨付。二是必须切实推行社区公共服务事项准入制度。当前急需理顺和规范社区工作运行体制,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与社区是“指导与协助、服务与监督”的关系,居委会是自治组织,不是政府及其部门的派出机构,其主要职能和任务是居民自治和居民服务。然而当前社区工作“行政化”倾向严重,承担的工作事项繁多繁重,任务多以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