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研究实施方案.doc

发布:2017-03-31约小于1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研究 ------实施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标提出: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提问习惯,把提问的权利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然而在教学工作中,经常听教师议论:现在的学生太懒了,学问学问,随学随问,可学生就是不问,即使不会也不问,真拿他们学生提问,不能抓住主题,而是支离破碎,不得要领,或只是在一些细枝末节上纠缠不休,偏题、离题,甚至与主题背道而驰,结果,造成教学计划难以完成,教学过程松散。面对一切充满着好奇心,有着无数个为什么的学生,教师应构建的课堂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尽可能地提出问题,并尊重他们提出的问题。激励他们的智慧和潜能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又需要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来实施探究行为的,并能促进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创见,有所超越,真正通过有效问题的实施,让学生经历“发现——表述——解决——运用”有效问题的全过程,养成自问“为什么”的阅读习惯,滋生课堂教学生成点,促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发现——表述——解决——运用”—6年级的学生 六、研究思路 一是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质疑问难需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在课堂中倡导民主教学,激励学生有疑必问、有疑必究,采用对学生提出的研究价值不大的问题予以引导,对稍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予以大力表扬的策略,逐渐培养学而疑、疑而问的良好问题意识。即让学生有“我要问”“我要问出好问题”的冲动。在课堂中推行“同伴互助”的学习形式,让课堂形成“愿学、乐学——质疑、究疑”的良好气氛,营造课堂有疑就质疑的学习环境。 八、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2年4月至2012年6月) 落实好课题组的成员的具体工作,做好课题实施方案,做好有关材料的原始积累工作,进行调查研究,写出调查报告。围绕课题学习教育科研的一般理论知识、学习新课程理论和新课程标准、学习新课改的经验、案例、学习教育新技术等。将付诸于课堂教学实践,采取灵活多样的行动策略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在实施过程中把握自我调控策略,及时研讨,整理,反馈,小结。按时拟定年度计划、学期研究计划,并按计划组织,按时写出了学期研究总结、年度研究总结,并作好研究现状的汇报工作。及时推广研究成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