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理卫生1.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2、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 感知觉尚好。稍有衰者,可通过戴眼镜、助听器等方法弥补,判断事物不常发生错觉。 记忆良好。能轻松地记住一读而过的七位数字可说明记忆良好。 逻辑思维健全。说话不颠三倒四,回答问题条理清晰 想象力丰富。不拘泥于现有的框框,做的梦常新奇有趣。 * ? ??情感反映适度。积极的情绪多于消极的情绪。对事物能泰然处之。 意志坚强。办事有始有终,能经得起悲伤和挫折。 态度和蔼可亲。能知足常乐,能制怒。 人际关系良好,乐意助人也受他人欢迎。 保持学习的兴趣。能坚持某一方面不倦地学习。 * ? 有正当的业余爱好。如养鱼、下棋、种花等喜好。 与大多数人的心理活动基本保持一致。 保持正常的行为。能坚持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和活动。能有效地适应社会环境变化。 * (二)增进和维护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措施 1、原则: 适应原则 系统原则 发展原则 * 2、维护和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措施: (1)帮助老年人正确认识和评价衰老、健康和死亡。 人不可能长生不老 年老并不等于无为、无用 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 (2)做好离退休的心理调节 正确看待离退休 为退休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以实现“平稳过渡”; 建立第二生活模式,为退休做好行动上的准备; 避免因退休而产生消极不良情绪,与其寻找失落的辉煌,不如昂首拓宽未来的路 * (3)鼓励老年人勤用脑 活到老学到老 * (4)妥善处理家庭关系 促进老年人与家庭成员的情感沟通 支持丧偶老年人再婚 * 老年人再婚的心理调适 1)矫正再婚心理动机 2)克服回归心理 3)同等对待前婚子女 * (5)注重日常生活中的心理保健 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坚持适量运动 * (6)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进一步树立和发扬尊老敬老的社会风气 尽快完善相关立法 * 说理开导法 \ 暗示疗法\转移疗法 \ 行为疗法\想象疗法 (7)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 谢谢! * 老年人的心理卫生 * 第一节 老年人的心理卫生 1、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 2、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及护理 * 第一节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 一、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一)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1、感知觉的变化 * 2、记忆的变化:变慢、下降 有意义记忆为主,无意义记忆为辅;有意义记忆完好,机械记忆较差;再认能力尚好,回忆能力较差 记忆力常有减退,以近时记忆较明显,如昨天吃的什么菜,几天前有谁来看望过自己都会想不起来,东西放下就忘,经常要寻找钥匙、眼镜、钢笔等小物件,见到熟人一下子想不起名字,自己也感精力和脑力不足,对空间概念和抽象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都减退,计算能力也会缓慢迟钝,容易出错,新的知识难以吸收 3、智力的变化 1、智力的生理性老化 (1)液态智力: 指获得新观念,洞察复杂关系的能力 与人的神经系统的生理结构和功能有关 随年龄增长,减退较早 (2)晶态智力: 与后天的知识、文化及经验的积累有关 如词汇、理解力和常识等,减退速度较缓慢 2、智力的病理性老化 50-60岁智力突然下降---病态 多见于老年性痴呆 应用“韦氏成人智力表” * * 4、思维的变化:个体差异较大 5、人格的变化 :性格、兴趣、爱好、倾向性、价值观等会有变化,主要表现为人格的完整性与绝望的矛盾 有的老人显得噜苏,说话多重复,过于小心谨慎,唯恐出错;有些变得不修边幅,生活懒散,不注意个人卫生;也有的变得幼稚,喜与孩子们在一起,贪吃零食;或变得自私、贪婪,好占小便宜。 当然,正常老人的这些改变有一定范围,但若过分突出,尤其与一般同龄老人相比,若已明显不同,则要考虑有无老年期精神疾病的可能。 * 6、情感与意志的变化:差异较大 有些老人变得多疑善感,容易激动,可为小事而大发脾气,对周围事物总感到看不惯,不称心; 有的还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倚老卖老; 有的变得郁郁寡欢,苦闷压抑,情绪低落,或是显得淡漠无情,凡事无动于衷。 * (二)老年人心理变化的影响因素 1、各种生理功能减退 2、社会地位的变化 3、家庭人际关系 1、老年夫妻关系 2、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3、祖孙关系 儿女不尽赡养义务且遭孙子打骂,渭滨区高家镇苟家岭村87岁老人李金花对此颇为烦恼,而最让她忧心忡忡的是怕身后事无人料理。 * 4、营养状况 营养 心理 进食 * 5、体力或脑力过劳 6、疾病 * (三)老年人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 1、角色转变与社会适应的矛盾 2、老有所为与身心衰老的矛盾 3、老有所养与经济保障不充分的矛盾 4、安度晚年与意外刺激的矛盾 * 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