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地基压密注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发布:2018-10-11约4.14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1#飞机总装中心 基础地基加固工程 施 工 专 项 方 案 江苏地质基桩工程公司项目经理部 2015年10月28日 目 录 一、工程概况………………………………………………………1 二、压密注浆方案设计……………………………………………1 三、注浆工艺………………………………………………………2 四、施工方法………………………………………………………3 五、质量控制措施…………………………………………………4 六、安全文明施工措施……………………………………………5 七、项目管理机构…………………………………………………5 八、机械设备安排…………………………………………………6 九、施工进度计划…………………………………………………6 十、质量验收………………………………………………………6 十一、施工工艺流程图……………………………………………7 十二、附表一:施工进度计划……………………………………8 十三、附表二:施工现场平面图…………………………………8 一、工程概况 该工程1#飞机总装中心基础地基加固压密注浆工程,根据图纸及规范设计要求需对软基段(回填)的基础加固处理,地基加固后承载力标准值不小于120Kpa;参照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 ①层杂填土:灰褐色,松散-稍密,主要由粉质粘土及碎砖块组成,为新近回填土,堆积实践10年以下,分布不稳定。厚度0.5—3m。 ②层粉土:灰黄色,湿、稍-中密,干强度低。中等压缩性、低韧性,摇振反应迅速,分布较均匀,土质不均匀。厚度1.1—4.4m。 eq \o\ac(○,2)1层粉土:灰色,湿,稍密,中压缩性,分布稳定土质不均匀,土质不均匀,夹粉质粘土,层厚3.1-6.0m。 eq \o\ac(○,3)层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流塑状态,高压缩性,中等灵敏度,属正常固结土,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摇振反应慢,稍有光泽,分布不稳定,土质不均匀,层厚1.9-6.1m。 ④层粉砂:青灰色,饱和,稍-中密,中压缩性,分布较稳定土质均匀局部夹粉土及粉质粘土薄层,层厚2.2-8.4m。 ⑤层粉砂,青灰色,饱和,中密,中压缩性,分布均匀,土质较稳定,未揭穿,最大揭露深度21m。 二、压密注浆方案设计 1:注浆原理:利用液压把能固化的浆液注入土层空隙,以改善介质的物理力学性质,达到提高土层承载力的目的。 2:注浆加固依据《地基处理手册》,《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H123-2012,《建筑地基处理规范》(JGJ79-20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2),及其他相关技术规程。 3: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地基加固平面布置图,基础地基加固范围见揭穿加固平面图;注浆深度为5.0m(从承台基础底面算起),本工程基础地基回填层应采用粉质粘土活粉土分层压实回填至黄海标高4.00m,每层厚度不大于300mm,压实系数不得小于0.90,回填后采用压密注浆法进行加固处理,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20Kpa。根据设计要求:a注浆顺序为基础处理面分界线由外向内,孔距1000×1000,隔孔跳打,b注浆材料水灰比1:1.5,水泥采用强度等级为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c注浆时宜采用自动流量计和压力记录,并应及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d注浆管直径宜为D=40,振入土层深度5000, e水泥浆经搅拌机充分搅拌均匀后,方可压浆,注浆过程中应不停缓慢搅拌,搅拌时间应小于初凝时间,水泥浆在泵送前应用网筛过滤,f加固后地基承载力应进行荷载试验检验,每个单体不少于3点,合格后方可进行下步施工。G工程施工中应进行压力控制并确保施工期间设备安全运行(最终加固效果可通过复打浆进行调整)。 4、浆液配置:水泥采用P.O42.5普通硅酸水泥,水灰比为1:1.5,浆液初凝时间为1-2小时。 三、注浆工艺 1、注浆顺序一般为先外排围幕,再内排,最后注中间排,先下部,后上部;为防止相邻两孔窜浆,应采用隔孔跳打注浆。 2、为了保证注浆质量和效果,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