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年钢化玻璃生产方法.pdf

发布:2025-01-10约3.3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工艺过程:

钢化玻璃是将玻璃加热到接近软化化温度(这时处于粘性流动状态)这个

温度范围我们称为钢化温度范围(620℃—640℃),保温一定时间,然后骤冷而

成的,下面简单叙述钢化玻璃在加热和骤冷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及应力形成过程。

开始加热阶段:

玻璃片由室温进入钢化炉加热,由于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所以此时内层温度

低,外层温度高,外层开始膨胀,内层未膨胀,所以此时外层的膨胀受到内层

的抑制表面产生了暂时的压应力,中心层为张(拉)应力,由于玻璃的抗压缩

度高,所以虽然快速加热,玻璃片也不破碎。

注:从这里可以了解到玻璃一进炉,由于玻璃内外层有温差造成了玻璃内外层

的应力,因此厚玻璃要加热慢一点,温度低一点,否则因内外温差太而造成玻

璃在炉内破裂。

b.继续加热阶段:

玻璃继续加热,玻璃内外层温差缩小等内外层都达到钢化温度时玻璃板内等应

力。

c.开始骤冷阶段(在开始吹风的前1.52秒)

玻璃片由钢化炉进入风栅吹风,表面层温度下降低于中心温度,表面开始收缩,

而中心层没有收缩,所以表面层的收缩受到中心层的抑制,使表面层受到暂时

张(拉)应力,中心层形成压应力。

d.继续骤冷阶段:

玻璃内外层进一步骤冷,玻璃表面层已硬化(温度已降到500℃以下),停止收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使表面层产生了压应力,而在内层形成了张(拉)应力。

继续骤冷(12秒内)

玻璃内外层温度都进一步降低,内层玻璃在此时降到500℃左右,收缩加速,在

这个阶段外层的压应力,内层的张应力已基本形成,但是中心层还比较软,尚

未完全脱离粘性流动状态,所以还不是最终的应力状态。

f.钢化完成(20秒内)

这个阶段内外层玻璃都完全钢化,内外层温差缩小,钢化玻璃的最终应力形成,

即外表面为压应力,内层为张(拉)应力。

2、钢化玻璃的应力分布:

钢化玻璃生产的工艺过程中的六个阶段的应力分布见图1

钢化玻璃的最终应力分布说明

钢化玻璃最终应力分布图,外表面具有最大压应力,从外层到中心层压应力渐

渐减少,中心层存在最大张应力,从中心到外层张应力渐渐减少,在e点张应

力和压应力都为0。

a.开始加热张应力压应力0温度℃a外层:温度高内层:温度低外层:压应

力内层:张应力。

b.继续加热张应力压应力0温度℃b内外层温度差逐步缩小,应力值也在减

少到没有。

c.开始骤冷(2秒内)张应力压应力0温度℃c外层快冷,温度低,内层还处

于高温,外层张应力。

d.骤冷(5秒内)张应力压应力0温度℃d内外层温度降低,温差减少,内层

开始收缩,外层面在500℃以下,外层出现压应力。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

e.(12秒内)张应力压应力0温度℃e内层也降到500℃左右,内外

层的应力基本形成。

f.钢化完成(20秒)张应力压应力0温度℃20℃650℃470℃500℃F内外层

温度下降,温差趋势平衡,内外层永久应力形成。

钢化玻璃Temperedglass,Reinforcedglass又称为安全玻璃。钢化玻璃其实是一

种预应力玻璃,为提高玻璃的强度,通常使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在玻璃表面形成

压应力,玻璃承受外力时首先抵消表层应力,从而提高了承载能力,增强玻璃

自身抗风压性,寒暑性,冲击性等。

钢化玻璃的主要优点有两条:第一是强度较之普通玻璃提高数倍,抗弯强度是

普通玻璃的3~5倍,抗冲击强度是普通玻璃5~10倍,提高强度的同时亦提高了

安全性。第二是使用安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