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讲座:摄影构图(2014.10).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交流资料、请勿外传
主讲: 疏 荦
摄影构图
——摄影中的二次构图
摄影的第一次构图
构图中的若干原则
摄影的第二次构图
摄影构图实例解析
摄影构图
摄影构图
实际上,构图是摄影者的思维过程,他要从现实存
在的众多事物之中找出一定的秩序,通过合理的构图把
散乱在画面中的构图要素组成一个可以被人们理解的整
体,以便让观看者通过观看画面体会到触动摄影师拍摄
的感受:惊喜、敬畏、同情、悲痛、赞赏……
通过构图,摄影者把观看者的注意力引向他发现的
那些最重要、最有趣的要素(趣味中心)上。
构图所表现出来的气氛有时是平静的,有时是活跃
的,有时是有力的,有时也可能是温和的。题材本身会
向摄影者展示出所要表达的情绪。
摄影构图
——摄影的第一次构图
用相机照像,实际上就是用相机的取景框对景物进行剪裁取舍,
框出现实生活中神形兼美的形象。这是摄影创作中的第一次构图,
亦称之第一次剪裁,是直接对景物的剪裁。
构成画面的要素
一般摄影作品的画面大体上可分成五个部分:主体、陪体、
背景、前景和空白。
1、主体(画面的趣味中心):用以表达主题思想的主要形象
(要素),是画面的结构中心。可以是一个对象,也可以是一
组对象。
突出主体是摄影构图的重要任务,有直接突出主体和间接
突出主体两种方法:
直接突出主体:
在画面安排
上让被摄主体充
满画面,处在突
出的位置上,用
最精彩的光线、
最细腻的手法来
描绘主体,让其
引人注目。
间接表现主体:即通过对画面环境氛围的渲染来烘托主体,主体
在画面上不一定占据很大的面积,但却会占据比较显要的位置。
2、陪体:用以烘托、陪衬、辅助主体来表达内容的景象。
陪体要为主体起很好的说明、引荐、美化作用。通过陪体也
可以更深入地阐述主体,但陪体只能起陪衬的作用,拍摄者在选
择陪体、安排陪体时,不可喧宾夺主。
3、背景:是指处在主体后面、衬托主体的景物。背景的主要作
用在于说明主体所处的环境,突出主体形象,丰富主体的内涵。
有时,背景对一幅摄影作品的成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4、前景:是指处在主体前面,作为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主
体起烘托作用的景物。有效地利用前景可以加强画面的空间感,
并对主体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
5、空白:是照片画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除了实体对象以外,
起衬托作用的其它部分,虽然不是实体,但可以沟通画面上的各
个对象,帮助拍摄者表达情感。很好地运用画面的空白,可以在
突出主体的同时创造画面的意境。
摄影构图
——构图中的若干原则
简洁原则
绘画——加法 摄影——减法
简洁的构图形式会使拍摄的主体更加突出。在纷繁复杂
的景象中进行取舍,去繁求简,看似简单,但如果要达到完
美的效果,并不是件容易之事。
无论是通过景深的控制来营造纯净的背景,还是使用色
彩、光线的烘托效果,背景的表现方式一定要和主体元素达
成某种默契。
简化画面元素并突出拍摄主体的构图方法是一切的基础。
最常见的构图失误往往是构图不够简洁,主体不够突出,
简洁的构图原则是摄影者需要掌握的。
平衡原则
摄影构图的核心概念是平衡,是相对立的影响力相互匹配以
提供均衡、协调的视觉感受。
平衡是摄影构图中一项最基本的法则。有静态平衡和动态平
衡。
平衡的画面可以产生一种形式美,但是平衡并不等于对称
(对称只是一种最稳定且单纯的平衡,以对称表现高度整齐的景
物可以获得完美、庄严、和谐、静止的效果)。但这里所说的平
衡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对称,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效果。
黄金分割与三分法
黄金分割是对线条分割比例的经典范例。起源于古希腊,
两数之比约为1:0.618,成为世代相传的审美经典规则(形
式美法则)。应用在摄影画面的构图中,主要体现在以黄金分
割的比例来处理画面中的点、线、面的位置安排。将拍摄的主
体(趣味中心)安排在画面中心偏向一侧的位置,遵循黄金分
割的画面排布,可以给照片带来生动、愉悦、和谐、较为随便
的视觉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