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6年广州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doc

发布:2016-01-31约6.4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0年广州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用金刚石切割玻璃B.用铅笔在纸上写字 C.用醋酸清洗热水瓶的水垢D.用水将浓盐酸稀释 解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醋酸与热水瓶的水垢发生化学反应而除去,属于化学变化,其他三种变化均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C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有很好的抗腐蚀性 B.纯铝的硬度大于铝合金 C.钢是纯净物钢铁严重锈蚀后不值得回收A 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滴加液体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移开蒸发皿 A B C D 解析:胶头滴管应竖直且位于试管口的正止方,不要倾斜或伸入试管内;检验氧气是否集满,应将带火星木条放在瓶口处;应用坩埚钳夹持蒸发皿,不能用手拿;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D正确。 答案:D 4.下列CO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常温下为无色气体 B.难溶于水 C.没有气味 D.可以燃烧 解析:颜色、气味、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可燃性、还原性等属于化学性质。 答案:D 5.温度升高时,温度计内的水银(汞)柱会上升,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 A.汞原子自身的体积变大 B.汞原子的数目增多 C.汞原子之间的间隔增大 D.汞原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解析:温度升高,构成水银的汞原子受热运动速率加快,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导致体积变大;而汞原子本身体积不变,汞原子数目也不变,汞原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故A、B、D不正确。 答案:C 6.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以延长保鲜期B.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C.服用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D.将工业用盐(如NaNO2)用于烹调 解析:甲醛有毒且破坏蛋白质;氢氧化钠腐蚀性强,不能治疗胃酸过多;NaNO2有毒,不能食用或作防腐剂;硬水滴加肥皂水不易起泡沫,饮水则易起泡沫,故B做法正确。 答案:C 7.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2 B. SiO2 C.NaOH D.H2SO4 解析: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为氧化物,故选B;O2是单质;NaOH和H2SO4都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 答案: B 8.下列溶液的pH最大的是 A.石灰水 B.食醋 C.自来水 D. A 9.第16届亚运会将在广州举行。下列运动设施中没有用到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 A.跑步、跳远使用的塑胶跑道 B.排球、羽毛球使用的化纤球网 C.单杠、双杠使用的钢制或木制横梁 D.跳高、拳击使用的海绵护垫 答案:C 解析:塑胶跑道是合成橡胶,化纤球网是合成纤维,海绵护垫是合成纤维,A、B、D都用到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而钢是金属材料,木制横梁是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10.下列物质与H溶液发生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Zn B.Al2O3 C.Ba(OH)2 D.Na2CO3 解析: A Zn+2HC1=ZnC12+H2↑ 置换反应 B A12O3+6HC1=2A1C13+3H2O 复分解反应 C Ba(OH)2+2HC1=BaC12+2H2O 复分解反应 D Na2CO3+2HC1=2NaC1+H2O+CO2↑ 复分解反应 答案:A 11.已知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如果氧原子的质量为,则原子的质量为 A.32m B.2m C.m D.不能确定 解析: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值,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2倍,则硫原子质量为2m。 答案: B 12.2010年我国西南的旱灾提醒人们应合理使用水资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灾区饮用水源应尽量远离人畜生活区 B.水质浑浊时可加入明矾使杂质沉降除去 C.饮用水(H2O)和消毒剂过氧化氢(H2O2)都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的原因是干冰与云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水 解析:饮用水远离人畜生活区,以防污染;明矾可以净化水,吸附沉淀;水(H2O)和消毒剂(H2O2)都是由H和O两种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