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结核中山医学院教研室.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结核病 Tuberculosis;主要内容;结 核 病 ;流行病学;; 主要内容;结核病概况;临床表现:午后低热、盗汗、食欲不振、消瘦等
病原体: 结核分枝杆菌(90%人型、牛型)
传播途径:呼吸道感染 ----飞沫传播
消化道 ---- 牛奶
皮肤伤口
;结核分枝杆菌;
; 0-3周的特点:
特异性免疫力尚未建立
变态反应低
含有活结核杆菌的巨噬
细胞可沿血行播散
PPD试验(-);3周后;发病机制;结核菌素试验(PPD test); 主要内容;渗出为主;(1)渗出为主的病变
结核性炎症的早期或急性期
菌量多、毒力强;机体免疫力低下、变态反应较强 ;; (2)增生为主的病变
菌量少、毒力低;人体免疫反应较强
;;结核结节
粟粒大小,灰白或略呈黄色, 境界清楚,可微隆起于器官表面和切面。
;;;(3)坏死为主的病变
菌量多、毒力强;变态反应强烈、机体免疫力低下 ;淋巴结干酪样坏死;肺切面干酪样坏死灶(原发综合症); ;病变的类型取决于四个因素
免疫力的强度 TB菌的数量
变态反应的强度 TB菌的毒力
;结核病的转归; 结核病的转归:;(2)转向恶化
a. 浸润进展:疾病恶化时,病灶周围炎
病灶周围出现渗出性病变
范围不断扩大,继发干酪样坏死
b. 溶解播散:干酪样坏死物液化
自然管道(支气管、泌尿生殖道)
排出,形成空洞并播散
淋巴道、血道播散; 主要内容;肺 结 核 病;原发性肺结核病
第一次感染结核杆菌引起的肺结核
见于以下人群
*多发生于儿童
*从未感染过TB的青少年或成人
*免疫功能受抑制者;肺原发灶(Ghon灶)
多位于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近肺膜处,右肺多见。
呈灰白色实变病灶,中央多有干酪样坏死。;; 肺 原 发 综 合 征;(2)发展和结局
;干酪样坏死灶的纤维包裹和钙化;原发性肺结核的意义;初次感染(原发性肺结核);2.继发性肺结核病
原发性肺结核愈合后,再次感染结核杆菌
所引起的肺结核病
多见于成人(成人型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病变特点
A. 病变多从肺尖开始
B. 免疫反应强
C. 主要通过支气管播散蔓延
D. 病程长, 病情反复
E. 病变复杂,新旧病变交杂
;继发性肺结核类型
(1) 局灶型肺结核
(2) 浸润型肺结核
(3)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4) 干酪样肺炎
(5) 结核球
(6) 结核性胸膜炎; A.多位于肺尖下2-4cm,约0.5-1cm
B.境界清楚,纤维包裹
C.增生性病变为主
D.属非活动性肺结核
E.病变可经纤维化、钙化愈合
少数恶化发展为浸润型肺结核; A. 临床最常见, 属活动性肺结核
B. 好发于肺尖及锁骨下区
C. 病变以渗出为主
中央干酪样坏死,病灶周围炎
D. 干酪样坏死扩大(浸润进展)
E. 坏死物液化经支气管排出后形成急性空洞
并造成播散(溶解播散);浸润型肺结核;(3)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E.结局:
愈合:
较小空洞可纤维化、闭合
较大空洞治疗后可形成开放性愈合
恶化:
播散:支气管、喉、食管、肠
大咯血、气胸、脓气胸
毁损肺(后期肺组织严重破坏,广泛纤维化、
胸膜增厚,与胸壁粘连,使肺体积缩小、变形)
肺毛细血管床减少--- 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A. 机体免疫力极低, 变态反应过高
B. 大叶性: 整个大叶肿胀、灰黄色、实变、
切面呈干酪样,易形成急性空洞
小叶性: 多数小的灰黄色病灶相互融合
C. 镜下:肺组织广泛的干酪样坏死
周围肺泡内大量浆液纤维素性渗出物
D. 病情危重,预后极差,又称“奔马痨”;干酪样肺炎 ;A. 位于肺上叶, 2-5cm, 一个或多个
B. 孤立、纤维包裹、境界分明的球形干酪样坏死灶
C. 形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