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AQ 1048-2007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docx

发布:2023-06-09约6.71千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 13.100 D 09 备案号:20419—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 AQ 1048—2007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 使用与管理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the usage and management of the system for the management of the underground personnel in a coal mine 2007-03-30发布 2007-07-01 实施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I AQ 1048—2007 目 次 前言 Ⅱ 1 范 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技术要求 2 5 安装、使用与维护 4 Ⅱ AQ 1048—2007 前 言 为规范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的安装、使用、维护与管理,充分发挥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 统的安全保障作用,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为强制性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煤矿安全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常州自动化研究所,平顶山煤业(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孙继平、彭霞、卫修君、于励民、田子建。 1 AQ 1048—2007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 使用与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安装、使用、维护与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井工煤矿,包括新建和改扩建矿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887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AQ 6201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AQ6210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MT 209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 MT/T 1004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MT/T 1005 矿用分站 MT/T 1007 矿用信息传输接口 MT/T 1008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软件通用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 management system for the under ground personnel in a coal mine 监测井下人员位置,具有携卡人员出/入井时刻、重点区域出/人时刻、限制区域出/入时刻、工作时 间、井下和重点区域人员数量、井下人员活动路线等监测、显示、打印、储存、查询、报警、管理等功能。 3.2 识别卡 identification card 由下井人员携带,保存有约定格式的电子数据,当进入位置监测分站的识别范围时,将用于人员识 别的数据发送给分站。 3.3 位置监测分站 location monitoring substation 通过无线方式读取识别卡内用于人员识别的信息,并发送至地面传输接口。 3.4 传输接口 transmission interface 接收分站发送的信号,并送主机处理;接收主机信号、并送相应分站;控制分站的发送与接收,多路 复用信号的调制与解调,并具有系统自检等功能。 2 AQ 1048—2007 3.5 主机 host 主要用来接收监测信号、报警判别、数据统计及处理、磁盘存储、显示、声光报警、人机对话、控制打 印输出、与管理网络联接等。 3.6 并发识别数量 concurrent identification number 携卡人员以最大位移速度同时通过识别区时,系统能正确识别的最大数量。 3.7 漏读率 misreading rate 携卡人员以最大位移速度和最大并发数量通过识别区时,系统漏读和误读的最大数量与通过识别 区的识别卡总数的比值。 3.8 工作异常人员 the absentees 未在规定时间到达指定地点的人员。 3.9 识别区域 identifiable area 系统能正确识别识别卡的无线覆盖区域。 3.10 重点区域 key area 采区、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等重要区域。 3.11 限制区域 forbidden area 盲巷、采空区等不允许人员进入的区域。 3.12 最大位移速度 maximum velocity 识别卡能被系统正确识别所允许的最大移动速度。 4 技术要求 4.1 系统组成 4.1.1 系统一般由主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