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核桃良种建园技术规范.docx

发布:2025-02-14约8.1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

DB61/T××××—2019

核桃良种建园技术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核桃栽培立地条件选择、规划、整地、栽植、早期间作、土肥水管理、幼树整形修剪等技术。

本规范适用于陕西南部秦巴地区的汉中、安康、商洛市及立地条件相近地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LY/T3004—2018核桃标准综合体

DB/T322.1~6—2011核桃标准综合体GB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4285农药使用安全标准

GB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3园地选择

3.1环境条件

核桃园附近无有害元素的矿区(如铅矿、汞矿、镉矿、砷矿以及放射矿等);无工业废气或煤烟排放;无生活垃圾或工业、医疗废弃物填埋场;水源(地下水)、大气、土壤无污染。

3.2气候条件

年平均温度10~16℃,极端最低气温≥-20℃,极端最高气温≤39℃;年日照时数≥2000h;无霜期≥180d;10℃有效积温≥3000h;年降水量500~1100mm,相对湿度40~80%。

3.3立地条件

海拔高度500~1200m,平地或背风向阳的缓坡丘陵地(坡度<20°)。

3.4土壤条件

土层厚度≥1m,地下水位低于地表2m以下,土壤质地疏松,保水保肥性良好的壤土、沙壤土或轻粘土,PH值6.5~8.0之间。

4规划设计

4.1规划设计原则

按照立地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及核桃品种特性,因地制宜进行规划设计。

3

DB61/T××××—2019

4.2规划内容

房屋建筑、修筑道路、排灌设施、生产布局等,并绘制平面图。

4.3作业设计

品种选择、苗木规格、栽植季节、栽植方式、栽植密度、管理措施、年度计划、投资预算等。

5整地

5.1整地时间

春季栽植于前一年秋末冬初整地,秋末冬初栽植时于栽植前一个月整地。

5.2.整地方式

——沟状整地:立地条件较好的平地或台田,宜采用机械整地,开挖沟宽、深各为0.8~×1.0m的栽植沟,长度以地形情况而定。

——穴状整地:平地挖长、宽、深个0.8-1.0m的树穴;缓坡地沿等高线开挖同样的规格树穴,栽植后坡地逐步修成梯田。挖栽植穴时将表土和心土分开堆放。

5.3施基肥与回填

苗木栽植前,将挖出的表土与足量有机肥混匀,回填穴中,待填至低于地表20cm后,灌透水、沉实,覆土保墒。

6.品种布局

根据当地的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的品种(参照附录A)。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以8:1的比例呈行状配置。核桃栽植集中区,一块地1个品种,可不配授粉树。同一栽培地内不宜超过3个品种。

——川道平地:优先选用香玲、鲁光、辽核系列等品种。

——海拔800~1000m的丘陵地:优先选用中林1号、陕核5号、辽核系列等品种。——海拔1000~1200m的缓坡地:优先选用强特勒、西洛3号、清香等品种。

7.栽植建园

7.1苗木

选用Ⅰ级以上良种嫁接苗栽植,苗高≥90cm,嫁接口上方直径≥1.2cm,主根保留长度≥20cm,10cm的Ⅰ级侧根数≥10条,嫁接口距离地面≤25cm,嫁接口愈合良好,充分木质化,无病虫危害。

7.2栽植密度

——平地:株行距5×6m,每亩22株。

——坡塬地:株行距5×5m或5×6m,每亩22~26株。——晚实品种:株行距6×10m,每亩10~12株。

7.3栽植技术

7.3.1栽植时间

春栽在萌芽前进行,秋栽宜落叶后至土壤结冻前进行。

4

DB61/T××××—2019

7.3.2苗木处理

栽植前对根系进行修剪,剪去过长的主侧根,剪平起苗时造成的伤口,将苗木根系浸入水或泥浆24h。

7.3.3栽植方法

在坑穴中心挖一个深40cm的小穴,将苗木放入穴正中,边填土肥边抖动苗木边踏实,然后将心土覆盖在上部,栽植时埋土深度以高出原根际土痕3~5cm为宜。做到栽端扶正,根系舒展,埋土紧实,栽后每株灌一桶定根水,待水下渗后覆土保墒,再用1.2~1.5m2的地膜覆盖树盘。

8栽后管理

8.1定干

早实品种良种栽植后当年或第二年进行,晚实核桃栽后2a~3a进行。定干高度以树形和品种特性而定。剪口用封剪油或油漆涂封。

8.2幼树防寒

寒冷地区栽植后1a~2a的幼树,于越冬前进行堆土、树干绑缚秸秆或涂抹防冻剂(商品树干保护剂、2-3波美度石硫合剂),春季发芽前10天左右及时扒去土堆,解除包扎物。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