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深化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探讨.pdf

发布:2024-07-31约5.34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深化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探讨

【摘要】本文在分析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

了深化我国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的建议,主要是:加大政府支

持力度,借鉴国际教育理念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推进教师队伍和课

程体系建设国际化;实现学历学位互认,打造留学中国品牌,创新

国际合作模式等。

【关键词】高校;国际交流;合作;现状;建议

一、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时代背景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注重人力资源开

发,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各国的共识。作为国家

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肩负着为经济社会提供高素质人

才,发展高科技,提供高水平服务的重任。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

的高等教育事业快速、稳定地发展,逐渐在世界高等教育范围内占

有一席之地。因此,面对机遇和挑战,我国高校应积极主动地加大

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力度,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引进优质教育资

源,发展科技合作项目,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和造就大量具有

高素质和高水平的国际化人才。

二、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现状分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进

一步确定了扩大教育开放的方针——“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

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5],其中对国际交流与合作

提出更高要求“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

作,办好若干所示范性中外合作学校和一批国际合作办学项目,探

索多种方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5]当前,教育国际合作交流

工作在着力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双向留学、支持高水平示范性中外

合作办学、谋划中外人文交流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多层次宽领

域的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格局逐步形成,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对推

动教育改革发展,促进现代化建设的作用进一步显现。

1、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现状

首先,合作对象多元化。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高校国际交流与

合作的对象已不仅限于校校之间,而是与国外政府、高校、国际组

织、国际著名企业、科研机构合作齐头并进。其次,合作形式多样

化。高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不单体现在人才交流,还在于高层次人

才引进、建立合作项目,合作的形式已从简单的交流上升为以我为

主导的合作研究。第三,合作区域广泛化。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的

关系越来越紧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区域也从欧、美等发达国家发

展到亚、非等一些发展中国家。第四,合作参与地域化。从高校国

际交流与合作的参与情况分析,目前人员还比较集中在国内发达地

区和中心城市,其中,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参与人数最多,而

中西部相对落后地区相对薄弱。

2、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成果

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情况分析,高校取得的成绩是非常巨大的。

以广东省为例,截止2012年,广东已与多个国家建立了教育交流

合作关系。如与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合作,广泛开展基

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师资培训等领域的合作。与加拿大

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c省)高等教育厅、美国夏威夷州教育部、

加州教育厅等签订加强教育合作交流的备忘录,加强双方教育部门

的领导、工作人员、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此外,广东教育

国际交流协会与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开展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合作

项目。同时,广东高校与外国高校的科研合作,中山大学与美国宾

西法尼亚大学合作共建“中山大学疫苗研究所”。根据相关规划,

到2020年,广东将重点引进3-5所国外知名大学到广州、深圳、

珠海等城市合作举办高等教育机构,建成1-2所国内一流、国际先

进的高水平大学。目前粤留学生人数达13988人,全国排名第四。

汉语国际推广也取得明显成就: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外语外

贸大学、广州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先后在美国、南非、秘鲁、墨西

哥、日本、俄罗斯、菲律宾、加拿大等地设立了11所孔子学院和1

所孔子课堂,开展汉语教学。[7]同时,广东每年协助国家汉办选

派汉语志愿者和汉语教师。而学生交流项目也得以积极推进。选派

高中学生到德国、美国、意大利、法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国

际文化交流。

总之,高校在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方面取得的优秀成果对深化和

拓展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思路和模式,为进一步推动国际交流与

合作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深化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建议

1、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

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要完善有利于高校

国际交流合作发展的制度环境,调整现行政策法规中不科学不合理

的条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