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ANSYS命令前处理.doc

发布:2016-10-16约1.77万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6章 ANSYS命令:前處理 ANSYS Commands: Preprocessing 這一章介紹preprocessing命令。請你回顧Figure 5-2,我們把preprocessing的命令區分成solid modeling、element attributes、mesh generation三大類。Solid modeling可以使用bottom-up及top-down兩種方法,所以我們依此將命令分成兩類:與bottom-up approach有關的keypoints、lines、areas、volumes,和與top-down approach有關的primitives、booleans。Meshing generation則可以使用direct generation或auto-meshing兩種方法,所以我們也依此將命令細分成兩類:與direct generation有關的nodes、elements命令,和與auto-meshing有關的mesh size/shape、auto-meshing命令。如此,preprocessing的命令分為5類,分述於5節中:第1節是solid Modeling中與bottom-up approach有關的命令,第2節是solid Modeling中與top-down approach有關的命令,第3節是Element Attributes Commands,第4節是mesh generation與direct generation有關的命令,第5節是mesh generation中與auto-meshing有關的命令。 第6.1節 建立實體模型:Bottom-up Approach Solid Modeling: Bottom-up Approach 6.1.1 Keypoints Commands 01 02 03 K, NPT, X, Y, Z KLIST, NP1, NP2, NINC KPLOT, NP1, NP2, NINC K命令(第1行)是去建立一個keypoint,NPT是這個keypoint的編號,X, Y, Z是座標值(參照目前的Active CS)。再次提醒你,在ANSYS中的命令說明書中或文字輸出時,座標一律以X, Y, Z來表示,可是它們並不一定表示直角座標;如果是圓柱座標的話(Figure 5-7b),X, Y, Z必須解釋成R,??, Z(或R, Y, ?);如果是圓球座標的話,X, Y, Z必須解釋成R, ?, ?。KLIST(第2行)是以文字方式列出你所定義的keypoints,顯示的座標值是參照目前的Display CS。KPLOT(第3行),把這些keypoints畫出在Grapgics Window上;不過當這些keypoints被畫出來時,通常只是一些小點,肉眼很難辨識,所以最好是在每個點的旁邊再標出編號(在KPLOT命令之前使用/PNUM命令)。 6.1.2 Lines Commands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L, P1, P2, NDIV, SPACE CIRCLE, PCENT, RAD, PAXIS LARC, P1, P2, PC, RAD LFILLT, NL1, NL2, RAD SPLINE, P1, P2, ..., P6, ... BSPLIN, P1, P2, ..., P6, ... LLIST, NL1, NL2, NINC LPLOT, NL1, NL2, NINC L命令(第1行)是定義一線段,起迄點是編號P1及P2的keypoints。當你定義此線段時,你可以利用參數NDIV及SPACE去指定將線段切割成NDIV段,及切割的space ratio。所謂space ratio是切割後,最後一段(靠近P2的一段)與第一段(靠近P1的一段)長度的比值,而中間線段則依此漸變;換句話說,space ratio小於1時,線段切割是越來越細;反之,space ratio大於1時,線段切割是越來越粗。但你在使用L命令時,並不一定要輸入這些參數(NDIV及SPACE),你可以在完成solid modeling以後,再來處理這些meshing的事情。L命令是定義一線段,但是並不一定是直線段,而是依當時的Active CS而定──當使用直角座標時的確會產生直線,但若是使用其它的CS,則不一定是直線。譬如說在圓柱座標(R, ?, Z)時,假設P1 =(1, 0, 0),P2 =(1, 90, 0),則L, P1, P2命令就會產生一個圓弧。廣泛而言,L命令在P1(假設座標是X1, Y1, Z1)與P2(假設座標是X2, Y2, Z2)兩個點之間是如此產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