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摩尼教题跋中的“国王”.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维普资讯
吐鲁番摩尼教题跋中的 “国王”
[德]茨 默 著 桂 林 杨富学 译
(1、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甘肃兰州730000;兰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2、北京大学 东方学研究院,北京 100871)
一
中图分类法:B98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62522【003)01—0148—06
正如汤杰罗(A.vanTongerloo)在 摩《尼教寺院文卷 (ManichaeanMonasteryScrol1)} 中
所言,在吐鲁番绿洲发现的回鹘摩尼教文献 中很少有叙及高 昌回鹘王国寺院者.述及历史事件
和 当时国王的文献也数量有限。即使在这为数不多的残卷 中还有一些 内容不清,至今无法 明
了其具体内容 。其中,比较重要的是一件出自吐鲁番的古回鹘语文献,其 内容与回鹘可汗尊号
的用法有关 ,兹录其相关 内容如下 :
教义之 内,寺 内信众 (dindarlar)与高贵的法师都从 内心感到愉悦 ;教义之
外,恩泽遍施的公主们 (tark萏nqun6uylar)、王-vr4r](tngrikfintgitl~ir)、王国大 臣和
使 臣们 (il),所有尊贵的王公贵族和他们豢养的毛皮动物和两脚动物,还有那
些如禽鸟般 鸣叫的奴4F(bodunbogun)和其他芸芸众生 (qalinqara),纷纷 自蔚蓝
的天界降至大地。天神与俗界凡夫 (qutlarwaxgiklar)一个个都法喜充满,欢喜
雀跃,庆祝这一 良辰吉 日的到来。
这段文献之所以常被引用,引人注 目,是有其多方面原因的。这里我想提请诸位注意 以下
几点 :
1.很明显,社会地位的划分在这里显得很重要 ,至少题记作者本人对此极其重视 ;
2.作者肯定是一位生活在 10至 11世纪的地位较为显赫的摩尼教徒;
3.文献 中对僧、俗二界的划分格外引人注 目,其表达方式是用 “内”和 “外”两词相对应的。
对这些问题前贤已有多篇论文提及并研究过 。@那些用于低等 民众的词汇有点不那么讨
人喜欢,诸如 “他们豢养的毛皮动物和两脚动物”、“如禽鸟般呜叫的奴仆”等莫不如此。这些不
应理解为当时的习惯使然,而只能说是代表了题记作者的等级观念。其后使用了一个标点符
号,开示天神与俗界凡夫欢喜的场面,以便与前面的内容断开,独 自构成一个特殊的生物群体。
正如我所猜测的那样,他们未被归入俗世之流。亨宁曾对 “天神与俗界凡夫”作过解释,至关重
要。他说 :
我本人认为从这个比较靠前的位置来看,“天神与俗界凡夫”当属保护神或
· 148 ·
维普资讯
吐鲁番垮尼教题跋中的 “国王
护法神之类,应是保护个别教区的神灵。④
中古伊朗语术语 “farrah(6n)u(艿)vax§(6n)被古回鹘语采用,写作 qut(1r)wxk(1r),
二者源流在此无须赘述。@前者的farrah(粟特语作 frn)X~应于古回鹘语的qut
, 为 “吉祥”之意,
在古往今来的突厥一回鹘语言文献中,其使用是相当广泛的。@第二个词 axg(a)在两种语言
中同时被保留了下来,只是在回鹘语中略有变化,写成了waxgik。这些词 已不仅仅是形容词,
而是像宗德曼对我教示的那样,已经变成了名词,具有 “精神”之意。吾人固知,在古回鹘语文
书中虽然经常出现有词组 qutwaxfiik(神),但单独使用 waxgik的例证在 回鹘语摩尼教文献中
也时有所见,如用古 回鹘语写成的圣阿摩 (MarAmm6)故事 中就有这样的词汇出现 :
于是神 (waxaik)~.L,I~,40~自己所说 的话去行事……⑦
邦格在对这段话所作的附注中写道 :
此处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