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铁九局高等院校毕业生管理办法.doc

发布:2017-08-29约6.95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等院校毕业生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加强高等院校毕业生管理,优化毕业生队伍结构,强化人力资源配置,为九局扩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按照精细化管理的工作要求,结合九局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铁九局范围内所有高等院校毕业生。 第三条?中铁九局人力资源部是高等院校毕业生归口管理部门,负责高等院校毕业生的接收、见习、定职、职业发展规划等管理工作。 第四条?中铁九局其他各部室负责本系统专业高等院校毕业生的见习、职业发展规划管理的指导与监督。 第五条?子分公司负责本单位高等院校毕业生的见习、定职、职业发展规划等日常管理工作。 ? 第二章?毕业生的接收 第六条?接收原则 (一)实行总量控制按规定条件接收的原则,立足生产急需,突出主要专业,严格接收标准,确保接收质量。 (二)编制毕业生接收计划必须坚持当前和长远有机结合的原则。 (三)毕业生洽谈坚持“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的原则。 (四)接收毕业生坚持以接收本科毕业生为主,紧缺专业及边远地区可接收少量专科毕业生的原则。 (五)毕业生分配安置坚持“专业对口、按需分配、统筹兼顾、均衡分布”的原则。既要考虑单位需求与毕业生的个人意愿,又要统筹考虑人才总体分布。 (六)坚持学用一致的原则,做到分配合理、使用得当、用其所长,面向基层、面向一线,局本部原则上不直接安置毕业生。 (七)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 第七条?接收条件 (一)国家正规全日制院校专科及以上毕业生。 (二)思想品德端正、学习成绩优良、身体健康。 第八条?接收程序 (一)子、分公司在每年六月末上报次年需求计划,局人力资源部根据上报情况提出接收计划预案,经总经理审批后下达毕业生接收计划,并报送股份公司、相关省市高校毕业生指导中心。 (二)参加全国各大高校的毕业生洽谈会,与毕业生签订《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及《中铁九局毕业生就业补充协议书》。 (三)按签订协议书办理户口增长计划指标。 (四)毕业生报到。毕业生按规定日期携带报到证、毕业证、学位证、户口迁移证报到,并进行户口、组织关系的接转工作。自报到之日起(没报到者按报到证规定之日期算起)超过三个月不到岗的,由中铁九局取消接收资格,退回原毕业学校。 (五)毕业生由各子分公司统一组织体检,对患精神病、传染病、伤残等疾病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毕业生退回原毕业学校。 ? 第三章?毕业生的见习 第九条 ?毕业生报到后,对不实行见习期的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含双学士学位大学本科毕业生)直接聘任;本科及以下(含研究生结业)毕业生实行见习期,见习期限为一年,见习期间聘任为见习生。毕业生试用期为六个月。 第十条 ?毕业生实行岗前培训,由局人力资源部或子分公司人力资源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培训内容应包括安全教育、企业概况、企业文化、企业发展战略、思想政治、局现行有关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等。 第十一条 ?各单位人力资源部要根据毕业生所学专业,按照“专业对口,学用一致”的原则进行分配。 第十二条?毕业生实行见习指导老师制度。为确保毕业生有专人指导、专人培养,使其尽快成长,要严格推行见习指导老师制度。为保证指导质量,各单位要做好指导老师的选配工作,选思想素质好、工作作风踏实、专业技术能力强、有丰富实践经验、专业对口的人员担任指导老师。 第十三条 ?子分公司人力资源部要会同各专业部门,为每名毕业生有针对性的建立《见习手册》,分阶段制定“见习计划”,见习内容经各专业部门负责人审阅合格后实施。 第十四条 ?毕业生见习期间,要服从工作安排,遵章守纪,虚心学习,努力钻研,奋发向上,严格按计划进行见习并填写见习总结与见习鉴定。 第十五条 ?指导老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履行指导职责,严格按照见习内容,通过各种形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毕业生熟悉工作程序,了解专业特点。分阶段填写《见习手册》,做好见习鉴定,阶段见习计划没有完成的,要在下一阶段进行补习,确保见习质量。 第十六条 ?建立毕业生见习监督检查制度,子分公司人力资源部至少每半年对毕业生见习工作进行一次检查,局人力资源部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抽查,对毕业生的分配、见习计划制定、指导老师的配备、见习计划的落实等工作进行监督,保证毕业生见习期内得到有效指导与培养,见习工作不流于形式。 第十七条?毕业生见习期间不得办理调动、离职、外出劳务、留学、报考研究生等事项,以保证见习计划的落实。 ? 第四章?毕业生的定职 第十八条?见习期满后,毕业生本人写出见习总结,子分公司人力资源部与相关部门共同进行考核,做出全面鉴定,并提出定职定级意见,填写《高等院校毕业生见习期考核鉴定表》,经局人力资源部审批后办理定职手续。 第十九条 ?毕业生见习期间病、事假累计超过一个月的,见习期按月顺延。见习期满没有完成见习计划要求的,应延长见习期半年,延长期满仍达不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