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抗滑性能试验.docx
路面抗滑性能试验(摆式仪法)
一、试验目的
该试验主要用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摆式仪)测定沥青路面及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滑值,用以评定路面在潮湿状态下的抗滑能力。
二、试验要求
通过试验,要求掌握摆式仪测定抗滑值的试验方法和数据处理,同时了解其它测定抗滑性能方法(手动铺砂法、电动铺砂法和激光构造深度仪测定路面构造深度;摩擦系数测定车测定路面横向力系数)。
三、仪器设备
1、摆式仪:摆及摆的连接部分总质量为(1500±30)g;摆动中心至摆的重心距离为(410
±5)mm;测定时摆在路面上滑动长度为(126±1)mm;摆上橡胶片端部距摆动中心的距离为508mm;橡胶片对路面的正向静压力为(22.2±0.5)N。
2、橡胶片:尺寸为6.35mm×25.4mm×76.2mm,橡胶质量应符合表1的要求。当橡胶片使用后,端部在长度方向上磨损超过1.6mm或边缘在宽度方向上磨耗超过3.2mm,或有油污染时,即应更换新橡胶片。新橡胶片应先在干燥路面上测10次后再用于测试。橡胶片的有效使用期为1年。
3、标准量尺、洒水壶、橡胶刮板、路面温度计、钢卷尺、扫帚、粉笔等。
表1橡胶物理性质技术要求
温 度(℃)
性能指标
弹性(%)硬度
四、试验步骤
0
43~49
10
58~65
20
66~73
55±5
30
71~77
40
74~79
1、检查摆式仪的调零灵敏情况,并定期进行仪器的标定。
2、对测试路段按随机取样方法,测点应选在行车车道的轮迹带上,距路面边缘不应小于1m,并用粉笔作出标记。
3、仪器调平
①将仪器置于路面测点上,并使摆的摆动方向与行车方向一致。②转动底座上的调平螺栓,使水准泡居中。
4、调零
放松上、下两个紧固把手,转动升降把手,使摆升高能自由摆动,旋紧紧固把手。
将摆向右运动,使摆上的卡环进入开关槽,放开释放开关,摆即处于水平位置,并把指针抬至与摆杆平行处。
按下释放开关,使摆向左带动指针摆动,当摆达到最高位置后下落时,用左手将摆杆接住,此时指针应指向零。若不指零时,可稍旋紧或放松摆的调节螺母使指针指零。
5、校核滑动长度
用扫帚扫净路面表面,并用橡胶刮板清除摆动范围内路面上的松散粒料。
让摆自由悬挂,提起摆头上的举升柄,使摆头上的滑溜块升高。放松紧固把手,使摆缓缓下降。当滑块上的橡胶片刚刚接触路面时,即将紧固把手旋紧,使摆头固定。
提起举升柄,使摆向右运动。然后手提举升柄使摆向左运动,直至橡胶片边缘刚刚接触路面。在橡胶片的外边摆动方向设置标准尺,尺的一端正对准该点。用手提起举升柄,使滑溜块向上抬起,使摆至左边,使橡胶片返回落下再一次接触地面,橡胶片两次同路面接触点的距离应在126mm(即滑动长度)。若滑动长度不符合,则升高或降低仪器底正面的调
平螺丝来校正,但需调平水准泡,而后,将摆和指针置于水平释放位置。
6、用喷壶的水浇洒试测路面,并用橡胶刮板刮除表面泥浆。
7、再次洒水,并按下释放开关,使摆在路面滑过,指针即可指示出路面的摆值。但第一次测定,不做记录。右手提起举长柄使滑溜块升高,将摆向右运动,并使摆杆和指针重新置于水平释放位置。
B8、重复7的操作测定5次,并读记每次测定的摆值,5次数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不得大于3BPN。如差数大于3BPN时,并再次重复上述操作,至符合规定为止。取5次测定的平均值作为每个测点路面的抗滑值(即摆值F),取整数,以BPN表示。
B
9、在测点位置上用路表温度计测记潮湿路面的温度,精确至1℃。
10、按以上方法,同一处平行测定不少于3次,3个测点均位于轮迹带上,测点间距3~
5m。该处的测定位置以中间测点的位置表示。每一处均取3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精确至1BPN。
11、结果处理
(1)抗滑值的温度修正
BT B20当路面温度为T时测得的值为F ,必须按下式换算成标准温度20℃的摆值F
BT B20
ΔF =F + F
Δ
B20 BT
B20式中:F ——换算成标准温度20°时的摆值,BPN;
B20
BTF ——路面温度时测得的摆值,BPN;
BT
T——测定的路表潮湿状态下的温度;
ΔF——温度修正值,按表2选用。
表2
温度修正值
温度T(℃)
0
5
1
0
1
5 0
2
5
2
0
3
5
3
0
4
温度修正值ΔF
6
-
4
-
-
3
-
1
0
2
+
3
+
5
+
7
+
(2)结果处理
BT B20列表逐点报告路面抗滑值的测定值F 经温度修正后的F 及3次测定的平均值。每一个评定路段路面抗滑值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精密度与允许差:同一个测点,重复5次测定的差值不大于3BPN
BT B20
五、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