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正确认识自尊自信 教案(一)_0.doc

发布:2017-01-15约2.52万字共4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正确认识自尊自信 教案(一) 正确认识自尊自信 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认识自尊自信与虚荣忌妒、自尊自信与自卑、自尊自信与自傲自负的区别,懂得虚心是自尊自信的表现,并能较正确地看待成功和失败。 能力目标   利用学生表演、朗读、讨论分析等形式,培养学生表达能力、辨证分析能力以及通过活动自我教育的能力。 思想觉悟目标 自觉培养自己正确的自尊心和充分的自信心,自觉锻炼提高个人的自尊意识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1、要自尊自信,不要自傲自负; 2、自尊自信,需正确看待成功和失败。 教学难点 自尊自信与虚荣忌妒、自卑自傲有本质的区别。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怎样理解自尊自信是成才与成功的重要条件? 导入新课 自尊自信对我们来说如此重要,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正确认识自尊自信。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希望自己是一个自尊自信的人,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人们的一些言行却与自尊自信的心理品质相矛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正确认识自尊自信。 讲授新课 二、正确认识自尊自信 1、影响自尊心,自信心形成的因素 青少年是否具有自尊自信,能否正确对待自尊自信,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 父母、老师对自己的态度和评语。一般来说,如果父母或老师给予我们表扬、肯定、鼓励时,就容易使我们产生自尊自信。相反,如果我们受到他们的批评或对我们评价较低时,就容易使我们缺乏自尊自信。 在学校集体中的位置。一般来说,一个人在集体中是否有威信、是否担任一定的社会工作,对我们的自尊自信会有一定的影响。在集体中威信高、但任班干部的同学往往容易获得自尊自信,反之,就容易缺乏自尊自信。 学习成绩的优劣。一般来说,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容易获得自尊自信,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往往缺乏自尊自信。 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能力。由于初中生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能力不高,评价尺度不够稳定,情绪起伏变化很大,容易走极端,这使我们个人的自尊感、自信感也容易走极端。例如,当我们取得成绩受到他人的表扬,自尊需要得到肯定和满足时,往往沾沾自喜,甚至忘乎所以;当我们受到他人的批评或否定,自尊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就可能妄自菲薄,情绪一落千丈。 因为上述因素的影响,常常使青少年不能正确对待自尊自信。所以,正确认识自尊自信,掌握正确的尺度,对青少年树立自尊自信是十分重要的。 2、正确认识自尊自信 第一,要自尊自信,不要虚荣忌妒。 小品:《名牌》 人物:吴明、王刚、若干同学。 情景:中学生吴明,学习成绩不理想,看到好友王刚穿了一双名牌鞋,非常羡慕,但是自己的爸爸、妈妈工资都不高,买不起,就跟几个同学借钱也买了一双。穿着名牌鞋来到学校,许多同学投来了羡慕的目光,还有一些同学围过来欣赏,吴明感到很快乐。 提问:吴明借钱买名牌鞋,反映了他的一种什么心理?这种心理有什么特点?这种心理有什么危害呢? 什么是虚荣:虚荣是一个人过于追求表面上的荣耀、光彩,以赢得他人尊重的心理。 虚荣心理的危害。 虚荣心是不健康的。虚荣心严重的人,常常把追求表面的荣誉作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动力。以他人是否看重自己为天平,一旦他人对自己有否定的言行或表情,就认为损害了个人的自尊。 虚荣心强的人还容易产生一些不良心态。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认识,不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是取决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一旦他人对自己给予否定的评价时,便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甚至觉得别人有意跟自己过不去。 虚荣心强的人,过于自尊却缺乏自信,往往容易产生忌妒心理。这种人不能容忍别人超过自己。所以他的痛苦比任何人都大,因为,他自己的不幸和别人的幸福都会使他痛苦万分。 第二,要自尊自信,不要自卑。 张华同学的身体比较胖,总怕同学笑话她,由于她学习成绩也不理想,更觉得同学都瞧不起自己,所以,她从不主动与同学交往。同学不了解她的心理,只是觉得她不好接近,也渐渐疏远了她。因此她变得情绪消沉、性格孤僻。 请同学们分析张华同学产生了什么心理?这种心理往往有那些表现呢? 张华同学产生了自卑心理。有自卑心理的人往往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因此往往表现为情绪消极、缺乏进取心、性格孤僻、悲观,有时还会以暴怒、忌妒、自暴自弃等形式表现出来。 出示名言: ——自卑,像受了潮的火柴,再怎么擦也难把前进之火点燃。 ——失去了胜利的信心,就等于失去了胜利。 ——只要你能够自信,别人也就会信你。 第三,要自尊自信,不要自傲自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